范荣:按规律办事才可能有“元创新”

范荣:按规律办事才可能有“元创新”

近段时间,“创新”二字的“出镜率”颇高。李克强总理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强调要培养学生原始创新意识,给予高校更多自主权。与此同时,面对不景气的世界经济形势,学者们开出的“药方”中无不包含创新。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正成为一个全民话题。

作为创造性思维活动,创新离不开“人”这个主体要素。抓创新,首要一点,就是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有哲人曾言,创新是人们根据某种征象或某种证据而得出自己的信念,并以执着、用心的态度检验其是否成立。从中可见,人是最具决定性作用的变量。初始的创意也好,后来的实践也罢,离开了人,那就不过是器物毫无逻辑地堆积罢了。之所以强调这一点,在于呼唤起人们对创新人才和人力资源的重视。科研的制度设计也好,经费投入也罢,都得围绕着人才进行。只有真正按照智力劳动的特点和规律来办事,才能把好钢用到刀刃上。

毋庸讳言,我们当前科研工作中的某些制度设计,很多环节并不能体现对智力活动的补偿,“只见仪器不见人”“设备投入有余,智力重视不足”的情况较为常见。比如,在科研经费的申请和报销上,往往是重发票、重实物,轻智力补偿,导致一些科研人员无心于苦思冥想,只能为了变现而忙于捡票根、攒论文。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殊的才能,我只是激情般地好奇。”多年前,4位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到清华大学座谈,当问到什么是科学发明最重要的要素时,他们没有选择基础扎实、数学好,甚至没有选择勤奋、努力,而是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兴趣与好奇心。对比起来,我们的实用主义导向、急功近利思想,实在难以给这些奇思妙想长大的空间。

怎样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创新性思维?在高校改革的语境下,就是要进行制度性“元创新”,让政策符合智力劳动的特点和规律。相较于体力劳动,智力劳动不仅有具象的实在东西,更多还是看似无用的“虚功”;投入之后往往不会立竿见影、立收实效,需要着眼长远、静心等待。有人说,谷歌的价值观是“先想着影响世界,再想赚钱。”所以,这个公司“90%的人负责胡思乱想,10%的人负责赚钱”。事实上,往往是一些看似没用的“脑洞大开”,看似规模不经济地“养一批闲人”,最后颠覆了整个世界,推动了人类技术水平的整体进步。在评价智力劳动的问题上,无形的智慧、创意、思路、工艺理应成为重要指标。

今天的中国,需要多一些“胡思乱想”的创新,少一些急功近利的“实用”。我们的创新,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仍不能忘记头顶那方灿烂星空。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