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营改增改革的三项目标
这三个核心目标分别叫避免重复征税、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我简单通过案例的形式来跟各位观众分享一下以上所说三个目标的有效表现。
(一)避免重复征税
中国的金融业主要表现为大主业的经营方式,很多的金融辅业,比如私人银行、直销银行、信用卡、呼叫中心等,很多业务都集中在金融主业里,而没有把它单独作为一个金融辅业分离出去。金融辅业与金融主业之间的关系是金融主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金融主业与之交易或相对独立交易的一个对象,远远没有实现。为什么没有实现?就在于如果金融辅业从金融主业中独立出来,独立成一个单独的金融子公司,金融主业通过购买金融子公司的服务来完成金融主业所需的服务提升与发展,那么最终所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金融辅业在此过程中又形成了一个层次的营业收入,分工越细化,购买的金融辅业服务越多,所形成的多层次营业收入就会越多,而营业收入层次越多,缴纳的营业税税负就越高。如果并到了一起,那么整个行业只有一个营业收入。所以,只有一个营业收入来纳税。如果我们把它分离出去的话,金融主业这个大营业要纳税,它购买的各项金融辅业服务也会形成营业收入,也要纳税,那么就形成了营业税重复征税,而营业税的重复征税就会导致分离出来的金融辅业在组织方面的税负成本高,不如把它合并到大主业中进行统一的大主业经营与管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金融业主业会如此庞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中国的专业化的金融机构、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发展较为迟缓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后,金融业大主业的情况就会得到有效化解。那么金融主业就会鼓励一部分金融辅业独立出来,以持有单独的金融牌照,以单独的金融子公司的面貌和身份来开展金融服务,然后金融主业去购买金融辅业的服务。在这个条件下,2016年在银行业的改革当中,我们将允许信用卡业务、理财业务、直销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以及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我们将允许这些业务单独持有金融牌照,单独成立金融子公司,以鼓励金融业从大主业向“主业+专业化金融服务辅业”这样一种更加有效的市场组织机制的方向进行过渡。
第二个案例。我们有很多生产制造型国企,往往都拖着非常复杂的生活服务业,拖着非常复杂的辅助性行业,我们把它称之为国企大副业,或者叫做国企大辅业,或者叫做国企存在严重的企业办社会现象。那么为什么国企要把很多辅业都集中在自己的生产制造环节中呢?很明显的一个原因就是增值税链条的不完整,这也容易形成重复征税的压力。比如工业设计环境。如果把工业设计环境独立为一个单独的公司,由母公司来购买子公司的相应工业设计服务,那么子公司就将缴纳营业税,而子公司所缴纳的营业税,税票开给了母公司,又对母公司没有用,形成不了增值税抵扣,因为一个是营业税税票,而要求的是增值税税票,所以形成不了增值税抵扣。在这个条件下,母公司从子公司购买专业的设计服务的举措就会导致什么呢?就会导致税负上升。如果改征增值税,母公司从子公司购买专业工业设计,那么开出来的票是增值税发票,而增值税发票对母公司来讲,就可以形成增值税抵扣。在这个条件下,我把这个产业,工业设计环节、工业设计车间独立出来,不论是独立成一个单独的企业也好,把它放到企业内部也好,还是作为企业的内部构成也好,就不存在重复征税的压力,如此一来就可以促使很多国有企业把辅业独立出去,从而转变成单独的市场主体来开展有效的市场竞争。而国有企业的主业,制造业主业在这个过程中,从市场提供专业的服务方面来购买自己最满意的专业服务提供者,既能提高企业效率,同时又能增加市场竞争,为专业的优秀的子公司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还可以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很多顽疾和痼疾。
(二)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
比如生产性服务业问题。工业设计环节从主业中分离出来,分离出来以后,增值税链条在工业设计环节后就中断了,工业设计环节开出来的发票也是增值税发票。那么从工业设计到加工制造,再到后续的生产产业链的分工等,整个链条就变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最终,每个环节都是基于增加值部分来缴纳税收。那么在这个条件下,就满足我们刚才所说的第一个目标,一个理念——要从总规模理念向增加值理念过渡。
第二,完善抵扣链条以后,会有一些高税负的环节,税负将得到有效的缓解和疏解。比如建筑业。建筑业原来就是一个很尴尬的行业,他要购买大量的机器设备、自动化设备,因此,他手里有许多的增值税抵扣,但他本身又是缴纳营业税的,所以增值税抵扣对建筑企业来讲,几乎是毫无作用的。于是,建筑业企业自然就变成了一个高税负行业。如果我们能够把建筑业企业营业税改成增值税,建筑业企业自身的较高的进项税抵扣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运营,这就是完善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之后,可以把整个生产环节的高税负环节进行有效平衡,也可以促使生产性服务业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发展。
(三)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有两个重要表现:
第一,营改增之后征收的是增值税,都只对增加值部分纳税。在这个条件下,产业分工越细化,效率越高,质量保证的可能性就越好,同时税负不会增加。因为大家只是对增加值部分来课税,这样一来可以有效促进中国产业分工体系的不断细化、不断专业化,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央提出来的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中国企业发展方向。
第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促进产业分工细化;另外一方面,鼓励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还举建筑业为例。中国的建筑业长期以来大量依赖和使用劳工。那么导致了什么呢?一是生产效率不高;二是建筑质量情况不是很高;三是一些高难度的建筑工艺很难通过人工方式得到有效实现。因此,由于建筑业企业因为原来购入的机器设备不能形成抵扣,都成为企业重要的税负,用人工比用机器设备更加合算,这就导致建筑业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高、大量消耗人力劳动这样比较明显的情况。但是如果改征增值税,企业及其设备所形成的进项税抵扣可以在缴纳销项税之前,就是建筑业缴纳的税负也是增值税,在缴纳增值税的过程中,销项税减去进项税,最终差额部分才是我要缴的税。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大量进行固定资产改造,形成更多的进项税抵扣,销项税减去更多的进项税就会导致差额部分出现明显的控制和减少情况,于是就会激励建筑业企业,激励制造业企业更好地去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更好地去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更好地进行生产设备更新和改造,以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实现“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改革和发展要求。
以上说的是营改增改革的三个目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