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洲:读《史记》悟人生,性格与命运(13)

摘要:《史记》通过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再现多彩的历史画面,《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各有千秋,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不同的个性又决定着不同的命运。全文从作者司马迁、秦始皇、李斯等人的人物性格入手,为我们介绍了他们各自传奇的一生。从现实意义分析了不同的形象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有着不同的命运,并印证了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对今天的现实生活颇有指导意义。

《史记》的《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的更清楚,秦把他收买了,所以他就不修备战之事,等到秦国一打到邯郸,偌大的一个齐国,一场战争都没打,就投降了。当然,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就绝不说后胜的好话了,还骂后胜,这就是内奸的下场。《秦始皇本纪》里记载,他在统一天下之后的第一个诏书,前半部分内容历数山东六国的统治者做了多少坏事,作为秦国,本来想跟它友好,他们总是说了不算,背叛盟约,来进攻秦国,所以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好把他们给灭了,其中最后就说到了后胜,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

秦王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也表现的很厉害。王翦是秦国的一员老将,当时秦王政准备要攻打楚国,因为楚国是一个大国,秦王政务必要谨慎,他就先问年轻的将军李信,说如果让你领兵打楚国要多少人,李信信心自满的说20万人够了,他又去问老将军王翦,王翦说非60万人不可。秦王政当时就感叹说了,王翦老将军真是老了,怎么胆怯了呢?李信是青年将领,更有勇气,所以就派李信领兵20万去灭楚。王翦一看,你不听我的,那是不信任我这个老将,所以王翦闹了点脾气,告老还乡了。可是李信率领的这20万大军,到了楚国,开始打了一点胜仗,后来碰到了冤家对头项燕,项燕是项羽的先人,项燕非常能领兵打仗,把20万秦军打败了,李信侥幸逃脱,带着一点残兵败将跑回来了。在这种情况下,秦王政该怎么做?秦王政的选择非常理性,自己轻车简从,跑到了老将军王翦的老家,去向王翦道歉,那个话说的很可怜,说我因为不用将军的计策,用了李信,结果李信果然最后还是让我们秦军受辱了。现在我听说楚国的军队,还在乘胜向西进兵,我们秦国现在处在危险之中,老将军你即便真是病了,难道你就忍心抛弃我不管了吗。其实他知道,老将王翦并没有病,他是闹脾气,这就所谓居约易出人下,在需要用人的时候装孙子装的很到家。

王翦说老臣身体也不好了,脑子也不清楚了,请大王另外选择贤能的将军领兵作战吧。秦始皇赶紧道歉,说算了吧,老将军你就别说了,这意思就是我知道是我错了,你就别在坚持说你病了这事儿。王翦说,大王不得已,如果非要用我不可的话,那么我还是坚持原来的条件,非60万人不可。秦始皇说,我一切听你的,你要60万我就给你60万,于是就给了王翦60万人,并且王翦统兵出征那一天,秦始皇亲自到了灞上去送行,灞上送行是古代就有的一个礼节。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王培培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