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勇:《明史》之《明史•兵志》的学习与研究(8)

摘要:《明史》是《二十四史》中颇为重要的一段历史,它是众多朝代史中记载相对完备的一段历史,为后世研究、学习明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史料。文章独辟蹊径,通过对《明史•兵志》的讲解为我们从一个新鲜的角度讲解了明代的政治、军事等问题,让我们对明代的了解更加具体和深刻。

三、《明史•兵志》的阅读和研究

下面看第三个问题,关于《明史•兵志》的阅读和研究。2001年,我在北师大跟着顾诚先生读博士,在和他确定选题的那个阶段,开始对《明史•兵志》关注的。因为顾诚先生的晚年是在研究明代的卫所制度,在跟他读博士的时候,我就想应该在导师的专业领域去选题,这样起点就会更高一点。所以当时就去认真的去阅读了《明史•兵志》。我最终做的论文叫《明代班军制度》。在《明史•兵志》中,关于班军的记载有1000多个字。我的写的研究文章最终有30多万字。另外还有一个《边操班军》是我的第二部专著,研究的都是班军。班军在《明史•兵志》里面的字数,看着不大,但是仔细去阅读就会发现原来这块是前人没有去系统去研究过的地方。

在了解《明史•兵志》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志的作用。志记载的是国家之大体,也就是说,志记载是国家的典章制度。包括郡县的沿革、官职的废置、刑罚户口、兵位、河漕、日食星变等。志在整个《明史》中的位置并不是很重要。

我在这里简单地列了一下,就是整个《明史》的志是75卷,《明史•兵志》排得非常靠后,排在倒数第三。《兵志》尽管不是整个志中排得最靠前的,但国之大事,在似于荣,这个荣是军事,所以军事在整个的国家制度里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明史•兵志》讲了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这句话讲的是明朝开国时制度的设定。如果要仔细去解读的话,可以尝试去还原整个明朝兵志的一个发展演变的情况。我们在做解读的时候,要一句话一句话的进行解读,看看它什么意思。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王培培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