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王义桅:从英国脱欧看中欧关系的未来(6)

5. 陆海联动,经略世界岛

通过欧亚大陆桥对接和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和周边的关系更加紧密的互联互通起来。比如重庆,欧亚大陆桥经过新疆到达欧洲,原来从重庆到上海再到鹿特丹港需要35天时间,现在从重庆到杜伊斯堡16天就能到。将来可能再提高到高铁,有可能4天、甚至1天时间就能到。往北边走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往印度洋方向走是中巴经济走廊,同时还有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亚-西亚半岛经济走廊,这就是产业链的布局。这些地区看起来有一些跟欧洲没有关系,但很多国家以前都是欧洲的殖民地,欧洲在这些地区有很多经营项目,所以联合欧洲建设“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不二选择。

海上更是如此,因为美国通过三个岛链对中国进行围堵。而欧洲不仅不是当事方,也没有那么多霸权企图,这跟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所以,“一带一路”建设就是把欧亚大陆同其他一些国家的交通、能源设施进行对接,形成一个规模的系统效应,使战略对接形成“1+1>2”的效果。 通过将所有经验对接,形成欧亚大棋局发展带自由贸易区的概念。英国脱离欧盟以后,欧盟可能会更加重视和中国的关系,这恰恰使得欧亚大陆的建设被推进了。

“一带一路”建设,陆上主要是经过中亚、俄罗斯到达波罗的海,经过西亚、波斯湾到达地中海,这两个都是欧洲的海洋。南亚到达印度洋。大家知道,印度、巴基斯坦以前都是英国的殖民地。东南亚在海上有很多和欧洲密切相关的航道。同时,“一带一路”建设涉及中国很多省份的重新定位,很多省份与欧洲城市有传统上的合作关系。所以,现在需要深度挖掘这些欧洲资源来建设“一带一路”。比如最近召开的欧亚峰会首脑会议,就设想要建立欧亚互联互通平台,这也正好符合“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设想。在各种平台的建设里,很多省份积极抓住与欧洲和欧洲周边地区的合作机遇,共同建设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甚至有一些还形成发展的合力。比如,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坐落在巴黎,这就是欧洲可以影响的。

互联互通成为21世纪经济竞争的一个支点。过去总是讲地缘政治,强调产业链,现在,互联互通的联接程度、质量、结构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所以,跟欧洲合作就成为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美国是绝不作老二的,因此对中国的防范意识在不断加强。可以说,跟美国的合作,在很多方面无异于是与虎谋皮,但是跟欧洲合作却不存在那么多的地缘政治、军事战略以及安全上的冲突,也没有历史遗留问题。

(二)建设“一带一路”为何要抓住欧洲?

因为“一带一路”涉及的人口和产出严重不匹配,大部分是贫穷的国家。如果我们回归历史看这个问题,就更加清楚了。从债务危机到现在,过去那种美国式的全球化越来越“玩”不动了,所以今天要联合欧洲。整个世界90%的产出在温带和亚温带地区,主要是北美、日本、欧洲。中国联合欧洲,就像当年刘备联合孙吴对付曹操一样,这就是21世纪的“隆中对”。

对于过去的全球化模式,美国人现在越来越觉得不划算,因为中国成了最大的获益者,美国给自己培养了中国这个挑战对手。中国和韩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所以,美国就要通过制造一些安全危机,比如最近的萨德导弹防御系统,试图把韩国跟中国分开,绑在美国的战车上面。其实,这种行为是反全球化的,因为全球化的结果不利于美国的盟友体系。

全球化让中国成为128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让这些国家的经济跟中国紧密地绑在一起。这样一来,美国的联盟体系迟早会瓦解,这也是美国非常担心的地方。而越是这样,我们越需要联合欧洲。中国在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迈进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双环”的理论。现在,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在产业链的低端,而中国有技术、人才、资金、经验等各方面的优势,弥补了跟西方发达国家竞争时的不足,开创双向流动的游刃有余的格局,这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设想。欧洲既是发达国家的集团,又是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宗主国,这两方面都要求我们要抓住欧洲。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潜力

中国有资金、技术、人才,而欧洲有经验、标准、私人资本,这些都为中欧合作建设“一带一路”提供了重要机会。

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东南亚、东亚、西亚的缺口都非常大,尤其是在能源、电力、公路、电信等领域。中国在这些方面的发展非常快,也是有经验的,因此,跟欧洲合作,在标准制订上,可以形成新的标准,并推动新一轮的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

世界经济增长巨大的潜力,有待通过中国和欧洲的合作来挖掘,所以我们把“一带一路”称作“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美国彭博社根据统计预测,到2050年会新增30亿中产阶级。德国宝马公司都十分重视“一带一路”,为什么?因为他们看到德国制造业非常大的发展机遇。过去依赖于欧元区域市场,但是现在市场萎缩,他们必须要寻找巨大的市场区域。德国在一战前夕就有修建从巴格达到柏林的铁路计划,却一直没有成功,而“一带一路”则通过和平合作的方式,帮助德国人实现他们的梦想。虽然中国的很多技术竞争不过发达国家,却正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的。这些需求缺口就是中国发展的机遇,包括基础设施、教育等。中国人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再穷不能穷教育,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和教育技术对于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国家而言,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那么,中国从制造到建造过程中,都在建造些什么?事实上,核电站、电网、水电站、公路、铁路、桥梁等,都是中国的拿手好戏。世界上还有11亿人没有用上电,仅印度就有3亿多,所以中国国家电网到别的国家建设的电站、铺设的线路就成为世界性的标准。我国的北斗系统在2018年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将完成全球系统建设,这就会跟欧洲有大量的合作。当时欧洲搞了一个“伽利略计划”,但是不让中国参与,最后中国搞了一套自己的北斗系统。因此,欧洲人就在反省,要跟中国进行平等合作,而不是像当年一样的施舍性合作。发达国家中,对中国转让技术最多的是欧洲,比日本、美国的总和还要多。而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导向改革,影响最大的就是欧洲,而不是美国。所以,现在中国的发展模式出现了一些问题,要考虑新的模式,还要寄希望于跟欧洲的合作,像新型城镇化、低碳、新能源等,这些都是合作的机遇。

“一带一路”解决了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和持续的问题、结构和改革的问题,而跟欧洲的合作塑造了欧亚大市场,推动了欧亚一体化,把中国的周边外交进一步向欧洲延伸,并做实做强。我们讲的“周边”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机,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建立一个大的周边,建设一个一直延伸到欧洲的欧亚大棋局。其目的是既提升中国的竞争力,也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发挥好新的比较竞争优势,塑造中国在21世纪互联互通的新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王莹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