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李松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维(3)

第四,创造性地提出了“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的理论。1946年8月,毛泽东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第一次提出了“中间地带”的构想,同时强调“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那么,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状态之下,能够提出来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同时强调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在当时,一般人是没有这种胆略和胆识的。后来,毛泽东形成了“两个中间地带”的理论,也就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为此,毛泽东确立了依靠第一中间地带的力量,使之成为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主力军;团结第二中间地带力量,使之成为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同盟者。“中间地带理论”为中国外交工作进一步确定了战略的目标。在晚年,毛泽东又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将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称为第一世界,将西方的发达国家称为第二世界,将大量的发展中国家称为第三世界。“三个世界”的划分,是“两个中间地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毛泽东的一大创造。到今天为止,我们在表述里边恐怕还有这样的影子。

5.借鉴邓小平的世界眼光

邓小平运用世界眼光正确地判断世界和中国的形势,进而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问题。那么,邓小平的贡献是什么呢?主要是以下几条。

第一,论证了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就国际局势和时代问题做过多次的论述。在1984年5月,小平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二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就是发展问题”。依据以上的论断,中共十三大把“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正式写进了报告,并作为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轮廓的12个理论观点之一。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和发展,充分体现了小平同志运用世界眼光来规划中国的改革问题,对世界而言也是一大贡献。

第二,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同世界历史的关系。东欧剧变、苏联垮台,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巨大的挫折,也在人们思想上产生了许多的困惑,提出许多的疑问。什么“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了”,“社会主义是否失败了”,如何去认识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做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邓小平在多次讲话中强调,只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取得成功,就能证明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社会主义也没有失败。世界上一些其他国家的人民也在比较、思考和学习、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或选择符合自己国情实际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促使社会主义向更加健康、充满活力的方向发展。

第三,论证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面对全球化,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实行经济等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谋求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开放的世界中,“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邓小平以宽广的眼界来观察中国和世界,强调中国要进一步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6.习近平运用世界眼光的论述与思路

习近平运用世界眼光,观察中国和世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出了全球治理的思想。习近平认为,首先要坚持平等民主、合作共赢。在2013年3月27日,他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谈到,“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合作不要对抗,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合理关切”。其二,绝不损人利己、以邻为壑。在2014年3月28日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的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我们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作出自己的贡献。”其三,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法治化及合理化方向发展。2014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我们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我们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推动各方在国际关系中遵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用统一适用的规则来明是非、促和平、谋发展”。“我们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合理化。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体现各方关切和诉求,更好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其四,强调金砖国家应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

第二,强调国强未必霸。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唱衰中国”之声不绝于耳,也有人提出中国威胁论,对此,习近平强调首先要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2014年1月22日,在接受《世界邮报》专访时他表示,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特别是中美两国双方应该加强管控,他认为,“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其二,向世界不断说明中国就没有殖民和侵略别国的传统。他反复说,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以和为贵”,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其三,他说明中国不会走国强必霸的路子。2014年5月15日,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的讲话中指出,一是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在上下5千多年的文明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二是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三是一些人提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有这样的看法和那样的想法,大多数人是由于认知上的误读,当然也有极少人是出于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

第三,强调各国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其一,2013年的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习近平同志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基此,他强调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的意识。2013年9月5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他强调,“各国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真正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2014年9月12日,他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本着对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意识”。2015年9月22日,他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强调,“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一道,推动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完善全球治理结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10月21日,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他认为,“当今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冷战思维、阵营对抗已不符合时代要求”。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刘玉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