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专家学者谈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热点话题

3位专家学者谈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热点话题

供给侧改革成效渐显 农业结构持续优化

农产品供需失衡、竞争力低下是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高水平供需平衡,是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在2016年二季度农经产业景气指数发布之际,邀请3位权威农业问题专家围绕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嘉宾: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宋洪远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黄汉权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秦 富

农业经济的“稳”“进”“忧”

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业经济形势如何?近期的洪涝灾害会不会对农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国家推行的规模化经营、休耕轮作等措施对农业发展会有哪些积极作用?

宋洪远:今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洪涝灾害,对全年的农业生产会带来不小的压力,但也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首先,洪涝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往往只是局部的、短暂的。其次,我国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已经有了明显提高,旱涝保收的农田面积已达到相当规模。第三,全面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保证了在大灾之年也能夺取粮食丰收。

但是,我国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农业物质技术基础还比较薄弱,农业资源环境的负荷比较重;农村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亟待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国家应持续加大农业投资力度,为农业发展“补短板”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因为只有增加农业投资,才能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持续提高农业综合能力;才能加强农村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才能帮助农民提高科技和文化素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黄汉权:今年二季度,在宏观经济总体平稳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运行基本稳定,可以用“稳、进、忧”三个字描述。

“稳”主要体现在农业经济和农业生产上。一是农业经济稳,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2096.7亿元,同比增长3.1%,比一季度微升0.2个百分点,呈温和回升走势。二是农业生产稳,夏粮再次获得丰收。

“进”主要表现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预计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减少3000多万亩。农业补短板力度加大,国家财政投资继续向“三农”倾斜。农牧结合型循环农业、农旅结合型观光农业以及“互联网+农业”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提升了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重点领域改革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农村“三块地”(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改革试点稳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办法出台等。

“忧”主要体现在:一是6月底以来我国多地出现洪涝灾害和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农作物受灾严重,对下半年农业生产带来压力;二是6月份以来多数大宗农产品价格走弱,对农民增收造成较大影响,亟待培育新的增长点;三是粮食“去库存”任务艰巨,仓容严重不足进一步凸显,农民卖粮难风险加大。

秦富:今年夏粮丰收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可观察到的各项数据及景气指数来看,二季度农业生产发展平稳,农产品市场供求总体平衡,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村改革创新不断推进。当前我国推行的规模化经营、休耕轮作等措施,对农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农业的休养生息,实践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总体战略。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