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张鹏: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改(5)

(一)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个误解

第一个误解是,供给就是生产,这样理解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我们认为供给侧就是生产制造,这就不对了。供给侧和需求侧是人类社会化大生产的两个构成部分,那么,供给侧的内涵应该有多么宽泛呢?应该从最基础的要素和资源开始,形成产品和服务,然后再进入市场。一直到它发生交易活动之前的整个环节,都叫做供给侧,生产制造只不过是其中的构成环节之一。发生交易活动以后,才能归为需求侧。这是第一。

第二个误解是,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就是供给体系的创新和发展,我们的目标就是把供给体系做好。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适度扩张总需求,并使供给体系能够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和调整。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不是供给,而是需求。有人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计划经济思想的回潮,是计划经济手段的回归,是计划经济理念的强化,这都是不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依然是需求,依然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个误解是,有的人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去产能、去库存。这也是不对的。作为“十三五”期间统领各项改革的综合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落实的一定是“十三五”规划中的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其中创新发展是核心。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核心应该是一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创新,并在创新的基础上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质量、更有效的组织模式去生产出满足需求结构变化和调整的新的供给体系。那么,去产能、去库存又是什么呢?是当前的工作重点。通过去产能、去库存,为创新提供服务和支撑,但去产能、去库存不是工作的目标。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构成环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构成环节有五个。

首先是开展生产,必须要有要素、资源。其次是要进行配置。怎么配置?价格和市场来帮你配置要素和资源。配置完以后,要素和资源就应该投入生产和制造。生产和制造应该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和链条中发生的,因此就要进入产业组织。产业组织所生产出来的最终商品和服务要想卖出去,就得先进入市场,在市场中进行合理的配置之后,才能用于销售。所以我们把它划分为五个环节——要素资源、价格机制、生产制造、产业组织和市场准入。下面,我展开讲其中的两个环节。

1.产业组织

产业组织包括三大板块。第一大板块叫企业组织,第二大板块叫产业链,第三大板块叫价值链。我们主要讲一下企业组织。

什么是现代企业组织模式?大家马上会想到公司制。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方向,这一点没有问题。那么,为什么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原因就在于公司制是资本要素最有效的组织方式,而资本要素在现代生产中居于核心地位,这就导致公司制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组织模式。那么,为什么公司制是资本要素最有效的组织方式?有三点原因。

第一点叫资本产权清晰。资本产权清晰有什么好处?第一,投资者可以足够地泛化,任何一个社会公众都可以成为投资的来源,投资资本可以从每一个社会公众的手里去获取。当然,在这种条件下往往会导致资本产权所有者缺位,最终导致不知道这个企业是谁的。但是,公司制又能够完成对企业的治理,在所有者缺位的条件下,公司依然能够保持有效运行。

第二点叫有限责任制。出资人最终承担多少责任以出资多少为限,承担有限的责任。

第三点就是公司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为了不让风险转嫁给出资人,我们推行一个制度叫企业法人制。对于一般的公司出资人来讲,无论这个公司从事怎样的重大违法事件,都跟一般的出资人没有关系,而是公司的法人、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去承担法律责任,跟出资人是没关系的。所以,公司制是资本要素最有效的组织方式。

到了2002、2003年,美国很多新建的企业都是以契约的模式来进行组建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契约的模式进行合作。上世纪80年代,中国也有不少这样的企业,我们叫合作企业,就是契约式的。契约式企业没有股权式企业的组织性好。2007年,契约式企业变成了开放式契约。开放式契约是什么意思?就是我只要觉得想遵守这个契约的要求,就可以加入这个契约,加入进来之后如果觉得不合适,随时可以退出。一个企业应该是高度、有机组织在一起的力量和整体。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组织方式呢?

最近这几年,除了资本要素很重要以外,有一个要素的重要性也在快速上升,就是创新要素。然而,创新要素的运动规律跟资本要素的运动规律并不完全一致,我们要尊重创新要素的运动特点。比如说创新团队未必有钱,所以要想收编创新团队,要想巩固跟创新团队的关系,采用股权式合作就很难办,不如采用有限合伙制,你有钱你就是无限合伙人,但是得尊重有限合伙人的意见和建议。在对创新团队的保护上,这种形式比公司制要更加灵活,更加有效。

契约式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过去企业想创新的时候,就得搞企业兼并,而企业兼并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和麻烦。现在则是签契约进行合作,共同去打开市场,共同形成创新。这就是契约式。

当企业里的创新要素也被发发掘出来之后,就只剩下了社会上的创新要素和企业中原来被忽略掉的那些创新要素,也就变成了个体的、个人的、灵活性的创新。开放式契约的好处就在于,当我觉得创新要素舒服的时候就加盟,当我觉得不舒服的时候就可以退出。在退出和加盟之间,哪怕有一次成功,它所带来的产出就足以让这个创新要素的贡献得到巨大的体现,这就是开放式契约。

美国的开放式契约大约到2009年之后就定型了,我们管它叫“创客工厂”。再看看中国,中国提出来的叫“四众”模式,即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理念上其实不仅学习了美国的理念,而且超越了美国的理念。

2016年,国务院允许高等院校的教学人员和国有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以创新和创业为目的,随时离职3年去创新创业。具体来说就是过去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要遵守事业单位的纪律,遵守事业单位的共性,但是现在,事业单位服务于个体的创新要素的个性。只要你有创新的能力,你去创新,而且在创新的过程中,三年之内福利待遇不变,社会身份不变,职称照常晋升。三年之后你自己决定,是愿意当老师还是继续创新创业。

关于产业组织,大家不要以一种静态的、固有的看法去看它,而是要让它服务于创新要素的发展和变化。产业组织自然而然地产生于这个社会,而且是一种更加复杂、更加多元、更加灵活的产业组织形式。

2.市场准入

现在,有的人对市场准入的问题有一些微辞,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务院要求要从准入型监管转为事中事后型监管,并且大幅度取消审批。也就是说,无论是准入型监管,还是事中事后型监管,都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和调整。这对于地方政府的同志来说,就需要形成一个可以去操作的制度和机制。但情况往往是,在准入型监管刚刚取消,而事中事后型监管还没有组建的时候,会发生很多事情,而这一大堆事情的责任最终还得由地方政府的同志去扛,所以他们的压力就很大,甚至有惰政的现象发生。

那么,既然明知有很大的问题,为什么还要求从准入型监管转为事中事后型监管?原因很简单,也是为了创新。因为准入型监管影响了创新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准入型壁垒不能适应创新发展的要求,法律法规的调整也需要一段时间,但创新却是无处、无刻不在向前推进,在这个条件下,就没有办法去区分哪一个是模式创新,哪一个是违规行为,所以就很有可能在处置的过程中把大量的创新萌芽跟“垃圾”一起“倒”掉了。既然政府没有能力去区分什么是模式创新,什么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矛盾和问题,那么就需要地方政府的同志把准入让出来,让市场去竞争,政府只负责维护市场秩序,最终剩下的那一方,一定是经过实践检验之后被证明模式创新更有效的一方。

大家知道,从一开始,中国的约租车市场就不是一个有效的市场,甚至都不是一个合法的市场。如果当时的执法单位按照《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去管理约租车市场,很可能一下子就把约租车市场给“封杀”掉了。现在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的约租车市场在两年间就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约租车市场。那么这就是市场准入。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刘玉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