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昇:盛唐的背影(上)(3)

韩昇:盛唐的背影(上)(3)

摘要:李林甫的嫉贤妒能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但是唯独对一个人,他格外开恩,此人就是安禄山。在唐玄宗面前,如果遇到一个有才华的人,李林甫会想方设法地把这个人排挤在朝廷之外,但是对于安禄山,李林甫不断地在玄宗面前,身传口授,让玄宗宠信安禄山。那么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三)李林甫的算盘

开元后期,玄宗感到牛仙客的政绩好,他所带的军节省了大量军资。储存下来了许多。玄宗派人去考察汇报,玄宗想表扬牛仙客,奖赏,并提官。这个方案道到了张九龄的反对。张九龄说,节度使带好兵训练好军队,节约物资是分内的事,如果因此奖赏可以,但是不能奖励官位。这是坏的制度。玄宗听过,没话好说了。当然心中不太高兴。唐的宰相是集体宰相,李林甫在场,去跟牛仙客说。牛仙客听了,在朝堂上痛哭流滞,表示要辞官。玄宗觉得不好,提出封赏他,加官,要提拔为宰相。张九龄反对。玄宗拉下陛来。质问张九龄,张九龄说这不合制度,我有责任提出我的意见。玄宗更怒,问他,你反对牛仙客是不是因为他没有家庭背景?你又有什么背景呢?张九龄是靠着政绩上来的,当然没有背景。不过他不愧为忠臣,坚持意见,牛仙客不过是一个军区的将军吗?目不识字,这种人不能委以重任,这就把玄宗将死了。国家确实不能用这样的人当宰相。玄宗就算再怒,也没办法。李林甫又起了作用。争论过后,跟玄宗说,提拔人,“但有才识,何必辞学?天子用人,何有不可?”有才干就行,何必要学问?这要命令的,才干是什么?说能干就能干。文化不要了,就可以超越制度去提拔人。果然牛仙客任为宰相后,不懂得怎么处理政务,干脆部批上,按规定的制度办。于是牛仙客成了李林甫的附庸。集体宰相就剩下李林甫了。御史部觉得不要。所以一个御史台的官员周子谅觉得这不好,就找了监察部门的御史李适之,这是皇族,与玄宗是平辈的,跟他说,用牛仙客大为不妥,这是滥登相位。皇亲国戚,该说话了。就跟去跟玄宗说,没想到,玄宗大怒。供出周子谅,贬官,用刑。周子谅半路上死了。专制集权重要的手段是用不该用的人,处罚有原则的人。这在中国法术里是皇帝恩威难测。这就是皇帝的手段。

唐太宗创立的选官制度:李林甫话中的第二层意思是天子用人,何有不可?这是爱怎盘用就怎盘用,这就是权大于法,这是一个不好的口子,私欲会吞没公利。成了利益的垄断。开元后期出现了一个对制度破坏的现象,凭爱好来用人,就是破坏唐建立的人事保障制度。唐太宗很不希望超越制度随便用人。他希望人事制度有合理的制约。所有腐败都源自人事腐败。这得靠制度来合理规范。唐的宰相制度合理,宰相的职务分成了决策与行政,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分别负责行政、决策、审议。唐把权力一分为三,部门首长是当然的宰相。不是用哪个人,而是三个人组成宰相的班子,集体议事。从多方面来审议政策的合理,不是拍脑门出政策。防的就是朝令夕改。分配权力后,唐太宗还担心,行政的权力压是大,就更细地划分,尚书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古代社会的生产部门不多,基本上能管好全社会了。这六部全是只管政令,是发布政令的机构。发布政令交给九卿,执行部门,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等。他们是负责执行的。唐太宗在选官方面抓的是公正选拔官员。唐太宗说“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选择要注重审核,还要考核;要量才授职,据才干来决定官职;要精减官员。省事不如省官。这样的选择制度要靠考试制度来保障。提倡进士科考试。考的是人的文化素质够不够。考射策,要考解决疑难问题。时务性的重大问题,你来答,懂不懂得处理政务。这两样考试过了,有了当官的资质。选出来的转到吏部,再进行二诜考试。武则天对这种制度冲击大。她进行官场的清洗。大量设官。在这时,官场膨胀。后来她的两个儿子更惨,当政时乱来。就出来斜封官等怪官。说白了就是打白条当官。按价格买官当。官滥到三无坐处的程度。都没地方坐了。宰相最多,办公椅子都不够坐。玄宗把唐推向盛世,最重要的是对这种滥设官职清理,才走向了盛世。人事制度的保证相当需要。玄宗成功在这里,现在玄宗自己倦怠了,觉得一言九鼎了,开始滥用人。坏头开了。    李林甫是如何起家的:李林甫是罪魁祸首,这怎么理解?因为唐玄宗为了用牛仙客,贬了张九龄。李林甫也是皇族,是高祖李渊的侄子。到玄宗时,论辈分,是高玄宗一辈。不过四代了,疏远了。李林甫起家也是辛苦的。勤奋,从基层慢慢地爬上来。精明强干。这样的人容易得到欣赏,有许多人推荐他,他就这样慢慢地上来了。他认识到得有靠山。他想尽办法与玄宗的后宫搞好关系,嫔妃与宦官,与他关系都好。这是当时为人不齿的。像张九龄这样的人都是耿直的人。李林甫却愿意去这样做,他知道皇上的意思。武惠妃受宠,李林甫觉得机会来了,通过宦官带话给武惠妃,得立你儿子,如果要废太子,我帮你。二人就结成了同盟。李林甫就知道皇帝的心思。李林甫在宰相会上总能顺着皇帝的意思来说。皇帝觉得这是神人。太合自己的心意。不断受到青睐。另一面,他开始怂恿玄宗奢糜,玄宗也想玩,可是出去玩总会遇到来直大臣的功诫。早年时,就有人老劝他,有人劝他换这样的宰相,玄宗认为不行,这是年轻时的玄宗,我瘦了国家肥了。晚年不一样了,李林甫劝他玩,他越听越高兴。不再是当年的想法,心情变了。李林甫成了走向人治过程的推手。皇上越来越集权。皇上集权看来是百官的权力削了,其实李林甫知道皇帝越来越管不过来,李林甫好办了,权全部在他自己手中了。他年轻呀,有的是精力。行政能力又强,通过这样的手顶,来达到自己集权。最重要的是防止竞争对手出现,才能长期处在相位上,把持朝政。把竞争对手排挤出去。他把可能提拔上来的人一个个地挤出去。像李适之,是皇族,监察部长的首长,这人豪爽能干品格也高尚,口碑好,但是是皇族出身,不太注意细节,所以被李林甫视为眼中钉。因为他是皇族,比李林甫亲多了,最有可能当领班宰相的,就想办法挤掉他。李林甫不露声色,决定找机会除掉李适之。玄宗晚年财政吃紧,边疆胡族强大,要用兵,要用官,要用钱,财政紧张,就得增加财政收入。李林甫知道这些,就不经意地跟李适之讲,华山下发现有大金矿,开采了,财政问题就解决了。李适之听了,大喜,就跟玄宗说了。玄宗高兴得马上开会。李林甫说,从容地说,这事,我早就知道了。为什么不告诉呢?因为你的本命在华山,挖了就断了脉。所以不敢说。宁可不要这个矿,也要皇上。玄宗大怒,觉得李适之是要让我自断龙脉。就这样被挤出去了。李林甫整人相当厉害。李适之后来被贬出去。李林甫是有许多不好,不过行政能力极强,当宰相谁部怕他。    李林甫如何治人?李林甫在控制百官上有办法。所以独霸相位几十年。就说安禄山,是玄宗提的人,在朝中目中无人。短短几年,身兼数职,根本不把李林甫看在眼里。但他毕竟是宰相,安禄山来述职时,也大大咧咧。李林甫不动声色,一次安禄山来汇报工作,依然那样。李林甫有意地有事,召御史中丞来汇报工作,这也是朝中的红人。对着李林甫不断地点头哈腰,毕恭毕敬,就是要安禄山看。安禄山一看,知道不对。不行呀,马上被点醒了,从此对李林甫毕恭毕敬。李林甫发现安禄山还是重要的,只要听话,可以成为政治盟友。所以,我们看到唐后期人事的治理,最重要靠的是李林甫镇得住百官。什么官什么性格部能镇得住,他在,唐不会乱。但是对国家就危险了。国家安危系于一个人,如果破坏了,会乱了。只能维系于制度上,而不是维系于一个人身上。李林甫发现安禄山的长处目不识丁。就是没文化,与牛仙客一样。为什么这样的人他特别赏识?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