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华:法国人眼中的“万园之园”(9)

摘要:孟华教授带我们回顾了圆明园在法兰西民族心理中逐渐积淀,演化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一个象征、一个神话的历史。报告为我们客观介绍了圆明园的建园史、价值以及被毁灭的命运。通过孟教授深入、详细的讲述,可以明显感觉到法国人对这座瑰宝级园林的崇尚,对建园贡献的自豪,对毁园罪行难辞其咎,但又不愿也不敢直面现实的尴尬、复杂的心态。

凡尔纳大家很熟悉,他有一本书叫《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磨难》。今天有些人会说凡尔纳可能不了解这段历史,他在描述中犯了地理性的错误。但是我们返回历史现场,大家知道,那一场焚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烧掉的绝不仅仅是圆明园,它把临近的多处皇家园林也都波及了。其中就包括拥有万寿山的清漪园和拥有玉泉山的静明园。凡尔纳实际是用这三处被大火焚烧了的京郊皇家园林作为故事的背景。但凡尔纳到底读过哪些材料呢?目前还没有考证,可是有一点是可以知道的,就是他并不缺乏现场实录。因为我刚才讲到,很多参与劫掠的英法联军的军官、士兵、翻译、医生、外交官都写了回忆录,而且这些回忆录中都是炫耀他们自己所谓的战功。

凡尔纳的高明之处并不在于写实,他对圆明园的描述连续使用了像“废墟”、“隐约可见”这样的一些词语,在比较文学的专业中,我们把这些词语叫“幻觉词”。什么是“幻觉词”?就是这个词说完以后,可以引发无穷的联想。凡尔纳在使用了这些幻觉词后,立刻就把这个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的皇家园林变成了一个可以产生无穷遐想的幻象之地。而对若隐若现、虚无缥渺的圆明园,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任何描述都成为多余,这也就使我们不得不赞叹凡尔赛写作的艺术。

四、法国人心中的中国文化发生器——“圆明园”

圆明园被毁了,但是毁掉的“万园之园”却因为这些汉学家、名作家不断地重塑,使得其在虚实间变得更加诱人、更具魅力。其实,在法国人对中国的想象当中,圆明园已经不仅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它已经变成了“文化中国”的一个生发器。

1867年,法兰西第三帝国在巴黎举办了“第四届世界博览会”,主办方非常希望当时的中华帝国能参展,但是清政府拒绝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汉学家叫德理文,他主动地请缨要承办中国馆。当时主办方要求每一个国家的展馆都要附一个能凸显这个民族的建筑风格、审美情趣的花园。有资料显示,当时德理文为了让中国花园能够出奇制胜,就求助于皇家图书馆所收藏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并且让设计师直接根据这些画作设计出了中国花园。

当时有一本杂志叫《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画册》,在这个画册里就刊登了一篇对于中国花园的专访文章。这个作者叫费雷勒,他是这样描述的,“所有的人都听说过圆明园,尽管鲜有人知道它确实的样子。”这也印证了刚才讲的,圆明园已经进入到普通法国人的知识场。在开场白之后,他说:“圆明园是一座广博无垠的园林,巨大得宛如一座城市,中间矗立着数不尽的亭阁及形状用途各异的大量建筑,这就是人们称作圆明园的地方。数世纪以来,中国皇帝把圆明园建成了他们最喜爱的行宫。他们在那里聚集起大量的金银财宝、手稿、书籍、画册、艺术品、贵重首饰。”在这段描述中,作者使用的所有数词都是不确指的。所有这些不确指数词都再生动不过的描绘出了当时法国人对圆明园的集体想象。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