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俭:从八个方面认识“中国优势”(3)

李俭:从八个方面认识“中国优势”(3)

其四,杰出的组织优势。首先,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一个严密的组织体系。从党小组、党支部、基层党委,到省市党的委员会,再到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形成了一个上下贯通、融为一体,信仰高尚、宗旨先进的组织形态。这样的组织形态,吸引着大量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使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中国共产党已拥有8800多万党员、440多万基层党组织,全国平均每15个人中就有1名党员。这些党员中的大多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大多数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这就使得中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其次,中国共产党历来就有“组织起来”的巨大能量与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更是以此见长。中央有号召,全党就行动;中央有令,各地紧跟。正是在党中央强有力的组织之下,“天路”修通了,三峡成功了,南水北调了。这可都是闻名世界的超级工程!这种组织优势还体现在抗险救灾之中,无论是洪灾、震灾、重大事故还是灾后重建,只要党中央一声令下,就能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之势,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高效的行动完成任务。看看曾遭受地震重创、而今成为一座现代化旅游城市的汶川,再看看至今依然满目疮痍的日本福岛,其中的对比与反差就不言自明了。

其五,突出的后发经济优势。我国从1979年到2012年维持了33年平均每年9.8%的经济增长率,在人类经济史上还不曾有过任何国家、经济体维持过这么长时间的高速度增长。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积攒了各方面的成功经验,而且累积起多方面的雄厚实力,正在呈现明显的后发优势。

中国经济发展有 “四梁八柱”,韧性很强,可以预见还将保持多年中高速的发展。中国有极为厚实的家底,我们的粮食“十二连增”,为城乡经济发展提供着极为可靠的保障;物产极为丰富,市场极为繁荣。对中国后发优势多有研究的经济学家林毅夫分析,中国和发达国家在传统成熟产业上的差距还很大。我们整个产业水平还是中低端,得进入中高端,从中高端还可以进入到高端,后发优势还很大。我们产业升级空间还很大,技术创新的空间还很大。这一看法不无道理。

其六,厚重的文化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我们不仅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有在中国革命年代形成的红色文化,更有新中国建立以后累积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种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夯实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彰显着中国的文化优势。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文化影响着中国人,也正在走向世界。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术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以传承中华文化为纽带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兴起。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女排精神,等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从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中国独特的文化优势正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