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6年的中国外交
2016年的中国外交是攻坚克难、勇敢开拓的一年,面临不少困难,但是也取得了很多重大的实质性成果。
(一)中国的多边外交
2016年的中国外交基本上继承了2015年的发展态势,通过多边外交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在全球治理和全球事务中做议题引领者,提出了“中国方案”。
1.扎扎实实推进亚投行建设
2016年1月16日,亚投行举行了开业仪式,现有57个成员国,目前已至少对四个项目注入资金,开局良好。现在,亚投行正在酝酿扩大成员国规模,实力、覆盖面将会不断地扩大,影响力也会进一步增强。美国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声音,认为美国应该加入亚投行,中国方面也多次表示欢迎美国加入亚投行,一起扎扎实实做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2.澜湄机制
澜湄机制指澜沧江、湄公河的合作机制。澜沧江和湄公河是一条河,上游在中国,称为澜沧江,下游流经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越南,称为湄公河,最后流入大海。
这个机制对中国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围绕着澜沧江、湄公河,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有一些指责,认为中国在澜沧江上建大坝,可能会影响他们下游的用水。但中国方面以及这些国家内部也有理性的声音说,湄公河水源的来源多种多样,只有比较少的一部分来自澜沧江,而且中国在澜沧江修大坝、用水并没有损害中下游国家的利益,我们甚至在枯水期还主动供水。在澜沧江流域之前有一些合作机制,但没有一个是中国主导的,很多被美国和日本所渗透。2016年3月,中国正式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六个国家成立了澜湄合作机制,而且把这个机制上升到领导人的峰会层次,从而使中国能够进一步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
3.G20杭州峰会
G20杭州峰会是中国2016年最重要的一场主场外交。在G20峰会上,中国做了很大的努力,提出了“中国方案”。比如,我们不仅要稳住增长、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还提出了发展议题,要促进那些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还成立了一些新的工作组、新的部长级会议,使得20国集团的机制更加丰满、有效。
中国所提出的很多主张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认同。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去防止贸易保护主义,努力建设一个开放、合作、共赢的国际经济体系。某种程度上,在反全球化思潮越来越强势的条件下,中国已经是维护“二战”以来的自由贸易体系的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2016年的中国多边外交有很多亮点,中国所拥有的制度性话语权越来越大,中国所提出的一些方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2016年11月,联合国大会很罕见地通过了一个决议,主张世界各国都积极参与到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中来。这说明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在国际社会上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它将会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另外,人民币被纳入到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篮子之中,这意味着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