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
打破地域限制
除了新建医院和托管医疗机构外,北京市通过对口合作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区域医疗水平。位于河北燕郊的燕达医院与北京市多家医疗机构开展了合作。其中,北京朝阳医院派出多个临床科室的专家、学科建设顾问及医疗管理团队,与燕达医院开展了紧密的合作;北京天坛医院重点与燕达医院开展神经科方面的合作;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中医医院与河北燕达医院共同组建“儿科疾病诊疗中心”及“中医综合诊疗中心”。
北京积水潭医院与张家口市第二医院和崇礼县创伤医院、天坛医院与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同仁医院与张家口市第四医院、北京市中医医院与张家口市中医医院也都建立了对口合作关系。北京天坛医院的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专家长期驻扎在张家口,现在张家口的脑病患者,在当地就可以享受到北京水准的治疗。在河北曹妃甸,也有北京医生的身影:北京友谊医院与曹妃甸区工人医院共同重点建设消化科、泌尿科、创伤科、体检中心;北京安贞医院与曹妃甸区医院共同重点建设心内科、急诊重症科,建设远程诊疗系统等。此外,北京市还启动了京津冀医疗检验结果互认、影像检查结果互认的举措,开展了京津冀医疗耗材集中采购,这些举措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担,还能不断促进京津冀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人口疏解的重点地区提供配套医疗服务支撑,方便当地患者就近就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