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尤其是从冷战结束以后的国际关系中可以看到两个非常显著的变化。
第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很多国家不再通过战争去寻求对资源、能源、原料的绝对控制,不再通过占领和征服来寻求对能源的控制。而是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就是在新的国际贸易制度之下,国家间通过正常的相对公平的不排他的开放的贸易或者经济竞争来获得资源,同时也为自己的产品去赢得市场。其中的典型当然是刚才我们提到的欧洲。欧洲的复兴不再是像过去三四百年一样,通过战争征服,通过把非洲、亚洲划成一块一块的非你即我的用高墙鸿沟隔开的破碎版图,而是结成统一的市场、达成统一的共同的国际贸易规则。我们看到像德国这样的国家,在两次战争崛起失败以后,反而通过贸易的方式获得复兴。在亚洲,日本也是。作为战败国,二战后在美国制定的《和平宪法》的约束之下,日本没有军队,也没有在海外用兵,但是他同样实现了经济转型。这样一个时代,国家的发展空间和以前的那个时代开始不一样。19世纪的德国,在兴起的时候,由于全世界都被瓜分殆尽,他要获得资源,要获得市场,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因而,他决定铤而走险。你既然可以征服占领,那么我也可以抢夺。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复兴的德国、日本以及欧洲的其他国家,以及兴起的亚洲四小龙,甚至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金砖国家,这些国家实际上都面临一个跟以前不太一样的环境,就是在新的国际贸易规则下、在新的国际经济制度下,国家不必再通过征服、通过绝对的控制取得资源和市场,而是通过相对公平的贸易和竞争取得自由的市场。这是第一个特点,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比以前更大。
第二个特点是战争的代价和收益跟以前不一样。以前的战争代价小,收益高。比如说,英国征服印度,用了很小的兵力就控制了印度广阔的土地、资源和人口。印加帝国,就是今天墨西哥一带,可以说是美洲大陆上比较强盛的帝国,是被欧洲殖民者的100多支洋枪,通过诡计,也通过绝对优势的武力,被征服,被击溃了。那个时代,全球的殖民征服有一种代际的差距。欧洲列强掌握着先进的工业技术,他们面对掌握着农业时代军事技术的这些国家的时候,花费的战争代价是比较小的,而收益却是统治一片地区。那个时候的战争诱惑更大。在同样实现工业化的欧洲国家之间,在19世纪之前的战争代价也不像后来那么大,主要是因为武器技术和组织方式不一样。中世纪晚期,欧洲的战争仍然保持着中世纪时期的特征,比如说以骑兵为主要的手段,像拿破仑就是这样,以骑兵为主,军队的数量和规模都不大,有的时候通过几千人和几千人的对抗,两个国家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但是在拿破仑战争之后,人类开始出现新的意识形态、新的动员方式,民族主义兴起。当战争到来的时候,每一个普通的农民和市民都被动员到了战争之中。这个时候的战争,就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骑士和武士的比武决斗,而是国家和国家总体的战争,这种战争的代价就非常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再加上新的武器的发明,比如说机关枪,比如说一战中使用的毒气,这些新的武器,对于人的生命的摧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正是这样的代价,导致了欧洲对于战争的反思。但是这个进程并没有停止。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研发出了原子弹。原子弹是一种摧毁力最大的武器,是一种终极武器。当大国都拥有核武器以后,大国之间对于战争都非常谨慎,因为这将是一场同归于尽的拼搏。理性的决策者、理性的国家,一定都会非常谨慎地选择向另外一个大国开战,因为这样的结果就是没有胜利,所有人都失败。不但原子弹如此,我们发现到当代战争甚至出现了一种更新的局限。比如说,我们可以看一下美国在最近20年所打的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再往前一点的海湾战争,到索马里进行的小规模的特种部队的战争。这些战争有胜利者吗?当然,萨达姆失败了,萨达姆被美军抓住绞死;当然,索马里的民兵组织被击溃了,索马里到今天仍然是一盘散沙,海盗横行;当然,阿富汗的塔利班重新被赶到山里面去了。但是,美国胜利了吗?美国如此之强大,美国在武力上对这些国家有如此明显的优势,但是美国却没有胜利。美国一直想要摆脱战争泥潭,重新抽身,离开中东。伊斯兰国起来之后,很多国家呼吁美国应该去作战。但奥巴马总统却再三犹豫,就是因为在今天战争确实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强大的美军拥有绝对的优势装备,但当面对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人在作战的伊拉克的战场,当面对这样一个伊斯兰国控制地区的时候,这样的代价,恐怕像美国这样的大国也难以承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