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制作传播向海外本土化传播转型
有效的国际传播应该是本土化传播,这是当今国际主流媒体开展传播的核心战略。
一是机构和人员本土化。把阵地前移至国外,把骨干力量部署到对象国本土,是做好对外传播的重要前提,也是国际惯例。美国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分布世界各地,其参股的凤凰卫视、控股的印度娱乐频道ZeeTV以及面向印尼的体育频道等,从节目到管理,从编辑到记者、主持人,从语言到风格都实现了完全本土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国外建立多个节目制作室,并在当地开办了多个调频台,直接影响当地受众,效果显著。
二是内容和发布本土化。除了重大国际事件,受众一般更关心当地的事、身边的事。采取国内制作、国外播出的方式,仅靠一套或几套栏目节目打天下,很难行得通。国际媒体基本都采取全球内容加本土内容的模式,辅以本土化的表达方式,背后是其要传播的信息和价值观。如英国广播公司在非洲联合本土媒体制作的斯瓦希里语节目,在对非洲话题的关切上完全体现出本土媒体的特点,内容与当地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半岛电视台美国分台总部位于纽约,节目以美国本土新闻和国际新闻为主,完全不同于总台的英语频道。“今日俄罗斯”在美国也是聘用美国职员制作关于美国当地的节目。
三是运营本土化。媒体通过海外分支机构在对象国本土开展运营活动,是当前世界的通行模式。新闻集团作为商业媒体集团的代表,一直都是通过寻找本土合作伙伴,进而采用并购等市场化手段,迅速打入对象国媒体市场。英国广播公司环球公司在洛杉矶、纽约、墨西哥城、巴黎、悉尼等全球20多个主要城市设立了分部,开展商业活动的本土化运营与管理,同时在海外建立了多家制作公司,与当地公司合作进行节目制作、电视剧拍摄等本土化运营。“今日俄罗斯”在华盛顿特区、纽约、伦敦、巴黎、德里、开罗、巴格达等全球16个国家的主要城市设有新闻分发网络。
四是与本土媒体开展合作传播。我国媒体在境外直接发声,有一定效果,但不如借助本土媒体发声效果好。我国对外传播首先应影响对象国媒体,在本土制作本土发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媒体传播至普通受众,换言之,将中国媒体传播内容嵌入对象国媒体中,实现二次传播,这是合作传播的最佳方式。借力外媒、通过合作产生公信力、影响力,可以有效克服国际传播的政治、法律和文化障碍,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