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云:从西柏坡到中南海(3)

舒云:从西柏坡到中南海(3)

摘要:3月24日,新北平市市长叶剑英从北平城中打来电话,说请毛主席和中央首长今晚上乘火车进北平;明天下午安排了西苑机场阅兵式,并且邀请了各界人士。叶剑英说:“这也算我们对各界的欢迎吧。”

北平准备开欢迎会,毛泽东不准

1949年3月21日,毛泽东进北平的日子已经选定在后天,电报打到北平的六国饭店,住在六国饭店的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们,专门为这事召开了一次会议。

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叶剑英、市委书记彭真、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政委薄一波、北平警备司令员程子华以及中央的代表李维汉都出席了。

这次会议除了详细安排了毛泽东和党中央进北平的路线外,还专门提出了阅兵问题。由四野参谋长刘亚楼任总指挥,第四野战军出三个步兵团、一个摩托化团、两个炮兵团和一个坦克营。领袖到场时,以36门礼炮各鸣4响演习弹,共144响以示庆祝。

至于城市庆祝由北平市委、市政府主持。

与会人员一致同意搞这样一个庆祝活动。毛泽东和党中央机关进北平,代表着我们党结束了农村包围城市而进入了城市包围农村的阶段,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折,应该好好庆祝一下。更何况他们都知道了北平在不久的将来要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既然这样,那庆祝就更有了充足的理由。

当时,有人主张毛泽东进北平时,应该受到北平市民的夹道欢迎,以便向全中国全世界宣传,扩大中国革命的影响。

报到中央那里,当时就遭到了否决。

毛泽东在西柏坡听说保定要欢迎他,开庆祝会,坚决不同意。毛泽东说:“还是简单的形式为好,场面不要过大,不要动员那么多的群众。到全国取得最后胜利时,再组织群众很好地庆祝庆祝。”

这样,周恩来当即电告华北局:“闻此地将举行庆祝大会,主席认为不妥,连北平也不要开庆祝大会。因以我党中央迁移名义,号召人民庆贺并不适当,望速停止北平及各地庆贺活动。”周恩来还在电报中专门强调:“不要鸣炮,以军乐团代之。”

而在2月14日,中央曾发电指示林伯渠将已到东北的一批党外人士迎来北平,同已在北平的民主人士汇集后,要北平专门开一次隆重的欢迎大会。林彪等领导人是在开完欢迎大会以后才去西柏坡参加七届二中全会的。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的胸怀。

党中央认为:西苑机场阅兵就是最好的欢迎大会了。

于是,没有彩旗,没有鲜花,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静悄悄地来到了北平城。

咱们没有想到,蒋介石更没有想到

毛泽东的车是第二辆,那还是毛主席在延安坐的一辆美式吉普车。

第一辆是前导车。

离开西柏坡的时候,毛泽东是戴上眼镜、口罩,穿上雨衣全副武装坐在中吉普里的。这倒不是怕沿路的老乡认出来,或者怕特务发现。在一马平川的解放区里,应该是很放心的。

毛泽东全副武装的原因非常简单。

因为沿途是马车走的土路,尘土很大。毛泽东的车子是车队中的第二辆中吉普,第一辆是带路的警卫员的车。虽然拉开了一段距离,但警卫车一路扬起的尘土全落到后面车上了,毛泽东用眼镜、口罩、雨衣之类的抵挡抵挡,总好一些。

警卫班的几个战士和毛主席坐在第二辆车里。

第三辆车还是一辆警卫车,紧跟在毛主席的车后,一直保持着很近的距离。刘少奇坐在第四辆车上,这车是车队中唯一的一辆小卧车。江青带着女儿李讷和王光美分别坐在两辆吉普车上。排在第六位置上的是周恩来和邓颖超的中吉普。往后是朱德一家,再往后是任弼时一家、陆定一一家、胡乔木一家,第十一辆也就是最后一辆压阵的是叶子龙一家。

中央警卫团的手枪连和一个步兵排分别坐在5辆大卡车上,沿途护卫。

大卡车是四野汽车团派来的。

1949年3月21日的早晨,第四野战军保卫部的钱益民部长和作战科的尹健科长带领着300辆大卡车、20辆中型和小型的吉普车,分头从北平和天津驶进了西柏坡。这是刚参加完平津战役的四野汽车团,党中央就是乘他们的这些车辆搬进北平的。汽车团为党中央搬家来回行驶了13万公里,全部安全正点。在以后不久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们历时8年,行程100万公里,被誉为“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直到40多年后,这支有着光荣传统的汽车团仍然担负着中央军委和三总部机关的运输任务。

代号劳动大学的党中央机关全部到达北平的香山后,为了感谢帮助搬家的汽车团,汪东兴受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委托,对汽车团说:“谢谢你们圆满地完成了为中央的搬家任务。中央刚搬到北平,没有什么招待你们。给你们一人一元钱,这就算中央给你们的招待吧。”

这在当时,是很高的荣誉了。

为劳动大学搬家的汽车团分为4个梯队。3月24日中午,第二梯队的三台车,停在一间茅屋前,几名战士正同劳动大学的工作人员往车上搬一个大木箱时,走来一个高大的同志用很重的湖南乡音说:“这个箱子很重,里面全是书呵。”说着就搭上了一把手。

这时,一名战士认出了面前的这个人,就说:“您是毛主席吗?”

毛泽东微笑着说:“我是呵。”

然后,毛泽东和战士们一起使劲,把大书箱搬上了车。

在场的战士们都很激动,他们只是在照片上见过领袖,而现在,毛主席就在他们的身边,而且这么朴实。

毛泽东拍拍手上的尘土,和战士们一一握手,感谢他们。

然后又和战士们聊起家常,问部队的情况,也问他们家中的情况。

战士们争着告诉自己的领袖。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认识了很久,彼此是老朋友呢。

第二天,毛泽东在进北平的路上,碰见了1934年起就担任担架队员的胡飞。毛泽东拍着胡排长的肩膀,说:“小排长,担架换汽车了,了不起呀!”

胡飞在红军时期就与毛泽东很熟,他说:“这说明我们的革命已经从担架上起来坐上了飞快的汽车。”

“是呵,是呵。”毛泽东连连点头。

接着,大家爆发出一片笑声。

3月23日上午11时,小车队出发。

很快,中央首长的车队离开了战略决战的指挥部西柏坡,超过了提前出发的中央机关的大卡车。大批工作人员虽然早出发了个把钟头,因为他们车大,走得慢,还是比小车队晚领略华北大平原的风采。

春天了,绒绒青色像烟一般飘扬,又像融化的冰一样,温柔着阳春三月的大地。猛然从几十年的大山中走出来,猛然从几十年的黑夜中走出来,似乎还不习惯如此开阔的春天的视野。毛泽东摘下眼镜,微微眯起双眼,仿佛在强烈的太阳下一般,望着刚刚吐青的田野。

“哦,又是一个阳春三月。”

毛泽东问同车的警卫战士:“你们记得这几次行动的时间吗?”

“记得呢。”

“说说看。”

“1947 年3 月18 日咱们撤离延安。”

“去年3 月呢?”毛泽东又问。

“去年3 月22 日,咱们过了黄河。”

“今天是几号啊?”

“今天是3 月23 日。”

“对,跟去年只差了一天。”毛泽东说:“我们向北平前进。三年中三次大行动全在3 月份。明年3 月呢?”

“明年3 月我们应该全国解放了。”警卫战士肯定地说。

“对,等全国解放了,我们就不用再搬家了。”

一车人全笑了,连全神贯注开车的司机也笑了起来。

正说着,后面的车一个劲鸣喇叭,毛泽东叫司机停下车。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