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江:守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2)

许江:守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2)

今年,《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节目,引起全社会关注。青少年和诗词爱好者们,用他们出色的记忆力,再现了中国诗词之美。我想,写写毛笔字、背背古诗句还只是亲近传统的端倪。诗词不仅是用来背的,更是用以养心传神、树品立境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是写初春时节,每个少年凭直觉都能理解;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为什么有“花落”之问?没有风雨,花落还有什么滋味?这些并非不言自明。所以我建议诗词大会一类的文化类节目可以增加解析环节,将指挥棒指向深度体验和“兴来如答”的层次。

第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主要项目表中的视觉文化项目有待强化,我建议增加“中国书画传承与传播创新工程”。中华民族是一个书画民族,中国象形文字用千万次的书写,让每个中国人具有独特的视觉感受力。同时,中国的书画艺术,中国画学、书学、画论、书论,是世界学术界公认的东方文化高峰。去年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两位东西方戏剧往圣逝世400周年,同是戏剧大师,汤显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却逊于莎士比亚。主要是语言的原因。而书画在传播中更为直观,没有语言的障碍,便于交流。所以在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与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事业中,书画艺术、美术艺术是极具观赏性、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传播媒介。

在中西文化交往中,我们经常遭遇国家形象被误读、丑化与矮化,在文化对话中时有“失声”,自身文化传统悄然异变,文化产品输入与输出明显失衡等严峻问题。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亟须展现与传统相符、与国力相称的文化形象,亟须具备与大国地位相应的文化实力,亟须激发与发展相伴、与转型相适的文化创新,亟须造就与使命相关、与未来相连的文化新人。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