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积极探索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江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江苏时提出的“要在扎实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启基本率先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这篇大文章”的要求,把创新社会治理作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努力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筑稳固的社会基础。

一、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和现实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对传统社会管理思维理念和体制机制的拓展和提升。“全民共建”是指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广泛、多元的,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优化整合多元主体的力量,让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等主体都在党的领导下参与社会治理。这就要求要改变过去把政府作为单一治理主体的传统思维,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和其他主体在不同领域都能通过制度化渠道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全民共享”,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意味着治理不是为了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服务,不断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维护社会稳定,构建良好社会秩序,使所有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都有更多的获得感。总之,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彰显出治理目标为了人民、治理活动依靠人民、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鲜明特质。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再到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提出,既反映出我们党对社会治理的认识不断走向成熟,也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社会治理实践的新要求。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从本质上要求全民共建、全民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以人民为主体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照这个历史规律办事,才能无往而不胜。社会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既要依靠人民群众参与共建,也要回应人民群众期待,使全体人民都能得到实惠。对于社会治理而言,共享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对社会建设的目标定位和本质要求。另一方面,社会治理的新形势要求全民共建、全民共享。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特别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矛盾纠纷不断增加,并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量大面广的特点,社会治理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政府、市场还是个人、社会组织,都不可能依靠单方面的力量来解决所面临的复杂问题。有效应对举措就是主动适应新形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坚持多方参与、合作共享、风险共担,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治理格局。

二、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江苏探索

将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和群众参与结合起来,将硬件建设与软件提升结合起来,将共建的治理过程与共享的治理目标结合起来,培育多元化的治理主体、构建科学化的治理机制、抓牢聚焦富民的治理工具,是江苏在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的积极探索。

培育多元化的治理主体。江苏着力激发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基层组织、群众等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推动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鼓励引导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切实构建联动、融合的多元主体共治机制。以社会组织为例,全省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共有80107个,登记总量全国领先。这些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较好发挥了拾遗补缺的重要作用。但是,激发多元治理主体并不意味着各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完全等同。其中,党委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政府发挥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的主导作用,其他主体协同参与。比如,在社区治理中,着力健全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村)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业委会、居(村)务监督机构、集体经济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物业公司、群众团体等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架构,初步形成了多元共治的良好格局。

构建科学化的治理机制。近年来,江苏着力于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有效的制度保障,推动社会治理不断迈上新台阶。一是建立重大事务全民参与的全链条机制。对于涉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把群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集体讨论决定作为法定环节,确保重大公共事务决策机制程序合理、过程透明、责任清晰。即使在社区治理这一微观领域,也通过社区议事园、村级人代会等载体,坚持涉及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项民管民议民定。二是建立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的互动机制。努力探索并积极推广以“两份清单”“一份协议”“双项评估”为主要内容的“政社互动”治理模式,并获中央有关部门肯定。三是建立系统整合、放管结合、转变职能的全网络机制。将社会治理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简政放权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建立5张清单、搭建1个平台、推进7项相关改革”的总体架构,明晰行政审批事项清单、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专项资金清单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向放权让利要治理效益。在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试点工作中,设立全国第一家县级和地级市行政审批局,通过实施相对集中审批和综合执法,逐步做到一份清单管边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平台管信用、一个号码管服务,努力构建简约、阳光、便民、高效的现代治理模式。

抓牢聚焦富民的治理工具。近年来,江苏千方百计加快富民步伐,下大力气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治理难题,让群众得到实惠,过上好日子。一是坚持富口袋。把民生需求与治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民生建设中灵活嵌入治理活动。江苏特色村镇很多。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既是实现富民的有力抓手,也是展现基层治理风貌、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载体。因此,江苏充分利用独特的地域风貌、乡土民俗、历史遗存、传统工艺、舌尖美食等资源,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在带动居民致富的同时实现治理水平的提升。二是坚持富脑袋。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注重文化涵养,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进。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开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微慈善”“微公益”等群众性互助互济活动,大力弘扬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等等,都为社会治理注入了不竭动力之源。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