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者,治之端也”。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必然是法治军队。习主席强调指出:“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法治建设随着国家的法治建设推进而推进,随着改革的深入而深入,随着党风向好而向好。在当前强军兴军的伟大进程中,如何发挥依法治军的保障作用,记者就此对部队领导和专家进行了访谈,冀希于进一步增强官兵法治观念,自觉践行依法治军方略。
坚持依法治军必须明确基本原则
记者:“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习主席高度重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强调依法治军应当坚持什么原则?
边瑞锋(北京卫戍区某师政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着眼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对全面推进军队法治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军事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依法治军的原则就是坚持依法治军的方向。强调依法治军,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立军之本、强军之魂,是我国基本军事制度,必须从法理上坚决捍卫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坚持和完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整套制度,以法治强制力确保党指挥枪的原则落地生根。二是坚持战斗力标准。我军永远是一支战斗队,保障能打仗、打胜仗是依法治军的根本价值所在,军事法治建设必须始终聚焦、服务和保障战斗力,形成有利于提高战斗力的政策导向、制度体系和监督机制。三是坚持官兵主体地位。官兵是军队的主体,依法治军是全军官兵共同的事业和责任,必须充分相信官兵,紧紧依靠官兵,形成全军官兵共同建设法治、厉行法治、维护法治的良好局面。四是坚持依法与从严相统一。军无法不立,法无严不威。依法治军必须遵循从严治军铁律,从严治军必须贯彻法治原则。五是坚持法治建设与思想政治建设相结合。法治约束和思想引导是规范官兵行为的基本手段。深入推进依法治军,既要重视法治的规范和强制作用,又要发挥思想政治建设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使法治建设与思想政治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法治军队成效显著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军队法治建设取得哪些明显成效?当前依法治军重点应抓什么?
傅达林(西安政治学院教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依法治军按下快进键、驶入快车道,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包括: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路线图更加清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纳入依法治国总体布局,中央军委专门印发《关于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将依法治军上升到建军治军基本方略的高度谋划推进。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军事法治建设保障战斗力主线更加突出。例如在军事训练领域,《关于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意见》《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暂行规定》《联合战役训练暂行规定》《加强军事训练作风建设的十六条措施》等法规密集出台,推动战法创新成果更加规范,强势开展军事训练监察以打假治虚。三是讲求微观破局,军事法治生态焕然一新。五项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管理的制度规定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八个专项清理整治”直击久治不愈的顽症痼疾,“法治军营”创建有声有色,打开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新局面。四是强化权力制约,军事法治监督严密有效。这轮改革抓住治权这个关键,构建起严密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中央军委巡视实现全军各大单位全覆盖,纪委和司法机关坚持有案必查、违法必究,审计部门不断加大审计、督察力度,干部依法行政、廉洁用权蔚然成风。
周健(武警政治学院教授):提高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当前需要重点推进的:一是要结合国防和军队改革抓好建章立制工作,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规制度体系。习主席指出,要“坚持立法同改革相衔接,抓紧做好法规制度立改废释工作”。改革后大量法规制度都面临修改,以适应“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以及军委多部门制改革需要,完善中央军委、战区、军种的立法权限,强化军事法制机构的主导作用。一些法律空白要尽快填补,比如与文职人员相关的法规应尽快出台,努力形成以军事法律为依据、军事法规为主体、军事规章和军事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二是强化军事法治实施和监督。建立健全各级规范性文件和制度规定的合法性审查机制,坚决纠治“土政策”“土规定”,建立权责清单制度,完善常态化军事执法机制,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职能,从微观领域和末端环节推动治军方式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三是有重点地加强军事法治保障。适应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要求,加大军事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和力度,抓好全军官兵尤其是高中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培训,强化全军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