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治国理政的政治经济学基础(2)

夯实治国理政的政治经济学基础(2)

——从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夯实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政治经济学基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境界。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治国理政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基点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第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贯穿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事关治国理政的重要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是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根基的经济。习近平同志从治国理政的高度,提出两个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的问题:一是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问题上,要“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二是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个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这两个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的问题,是治国理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课题。

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宏观政策的黄金平衡点,不断完善调控方式和手段。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进展。”“黄金平衡点”既阐明了发展目标和宏观政策的关系,又可用于阐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在阐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思路时指出,“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供给和需求作为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有着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认为,“说到供给和需求,那么供给等于某种商品的卖者或生产者的总和,需求等于这同一种商品买者或消费者(包括个人消费和生产消费)的总和。而且,这两个总和是作为两个统一体,两个集合力量来互相发生作用的。”从全面把握总供给和总需求两个方面及其结合上探讨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核心问题,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视野,丰富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内涵。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