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3)

努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3)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具有自己的话语体系

努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新的实际出发,使新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新的“范畴”与“现实关系”实现最大限度的耦合,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

努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要求形成中国的话语体系。近代中国在引进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时,所用术语多数借用他国语言,这是因为中国不存在这些概念赖以产生的社会关系而难以找到表达的词汇。今天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日益凸显,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完全有理由也有能力,在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我们要不断深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理阐释,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核心思想、关键话语体现到各学科领域。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向决策咨询、教育教学转化,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普及活动。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提升国际话语权。

努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要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强调中国化,并不意味着违背人类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客观规律。努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是为了使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能够为人类探索更加美好的制度做出中国贡献。因此,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突出时代特色,树立国际视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提升学术原创能力和水平,推动学术理论中国化。

(执笔:刘海涛)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