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杨立华:哲学与时代问题的解决:以北宋道学为核心(6)

佛教的逻辑最简单,从根本上讲是要追求解脱。佛教最根本的问题是认为人生是彻头彻尾的烦恼,要想解脱就是要从烦恼当中解脱出来,要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就必须知道苦的根源、烦恼的来源。他们认为苦来源于执着,不执着就没有苦,要消除苦就要消除执着。要想消除执着,就要注意执着的结构,要知道谁在执着?答案是我,我在执着,要先破执着的主体;在执着什么?名和利等都是执着的对象,佛教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苦,就必须破掉对我的执着和对对象的执着。佛教的态度说,我本来就是假的,那就没人在执着,这叫“破我执”;对象是假的,虚假不真,认为山河大地都是虚幻的东西,既然对象是假的,那还执着什么?把执着的主体、执着的客体两个方面破掉,从根本上解决执着的问题。执着消除了,苦就消除了。这个逻辑很简单,但是这里面关键在于“无我”,其实就挺难做到的。

中国固有的哲学里面没有这些。有人说庄子讲“无我”,庄子怎么可能讲无我?庄子说“至人无己”,那个“无”是“忘”的意思,一个人可以做到“忘”我,但是不可以做到无我。庄子的态度讲得太深刻了,这个“我”不是想有就有,想没有就没有的。当然佛教的态度是“我”努力能达到“无我”,“我”是虚假的,如果说眼前所有实实在在的东西都是假的,那要经过一个论证。总之一句话,一切的本质、一切的对象都来源于我们人的无明,由于有这个无明,所以生出种种幻象来,其实这个幻象本质上都是空的。

简单地说,佛教和道教的虚无主义可以概括为:“世界真的存在吗?我们真的活着吗?你确定你活着吗?我怎么证明自己不在梦中?”想过这样的问题吗?你说你昨晚醒了,但你能保证你不是梦中梦吗?庄子明确地讲“梦之中又占其梦焉”,有很多人在梦里醒了一下,以为自己醒了,然后还去占卜自己梦里的那个梦的吉凶,再醒来以后发现醒了,但问题是你真觉得自己醒了吗?《庄子》中讲“丘也与女,皆梦也”,孔丘跟你都在梦中,接着又说,“予谓女梦,亦梦也”,你怎么证明自己不在梦中?我认为这个问题古往今来最伟大的解决者是庄子,庄子的哲学在这个地方真是令人佩服,他说,我为什么要证明自己不在梦中?但是不管怎么说,无论你在哪里,你没办法证明自己不在梦中,没办法证明世界是存在的,也没办法证明我们的人生不是虚幻的。按照佛教的说法,这是彻头彻尾的虚无主义。唐宋时代的虚无主义所达到的深度,以及危机的严重程度已经达到了非常深的地步,实际上这也就意味着道德生活真的无法建立起来了。如果到了“人怎么活有区别吗”这样的问题时,价值危机到了这种深度时,道德生活就不太容易建立起来了,何况当把整个人生都变成虚幻的时候,道德生活还怎么建立起来?美好还是丑恶、崇高还是卑鄙、善还是恶有意义吗?既然这个世界终归要消失,你做的这一切有意义吗?

面对这样的价值危机,到唐代中叶,开始了儒学复兴运动,而儒学复兴运动的开创者就是中唐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韩愈。韩愈在当时贡献很大。一般来讲,“治宋学者必始于唐,而以昌黎韩氏为之率”,研究宋学、宋代思想和文化的人一定要从中唐的韩愈开始,因为整个思想的根源从那里开始。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开创者,古文运动从属于儒学复兴运动,古文运动就是为儒学复兴运动找到了恰当的思想表达风格,找到了恰当的文风和文体。中唐的儒学复兴运动虽然对整个中国思想史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但从理论建设这个角度看,韩愈的理论建设是远远不够充分的。我们看《原道》,韩愈对佛教、道教的批判,主要是社会、政治、经济的理由,而不是真正的哲学上的理由。他的理由非常清楚,如劳动力锐减,大量人口出家,不承担社会责任,把社会责任完全归给社会,这样是不行的。解决佛教、道教的问题,韩愈寄希望于政治手段,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暴力的手段、强制的手段。他解决佛教、道教的方案非常简单,九个字:“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从这九个字就能知道什么是古文运动,没有一句废话。“人其人”,让和尚们还俗;“火其书”,把他们的书都烧掉;“庐其居”,是把寺庙都变成住宅,让老百姓生活居住。但是思想跟文化的问题还得说道理,因此如何在道理上真正地破除佛教、道教的影响,是唐宋儒学复兴运动,特别是到北宋时期的时代主题。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田甜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