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经国:资源环境问题与我国生态安全(2)

孙经国:资源环境问题与我国生态安全(2)

我国生态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欲治之必先知之,全面认识我国生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生态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才能激发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举措。

主要资源能源的匮乏、枯竭制约进一步的发展。中国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加之各种奢侈浪费行为,致使资源能源约束不断强化,水、粮食等多种资源能源安全的问题日益突出,保障安全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水安全中的老问题仍有待解决,新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紧迫。当前,水资源短缺严重,用水浪费现象严重。在一些地区地下水超采,造成地下漏斗,水位下降又导致地面沉降,部分区域已经出现水危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两者有效结合才能实现社会财富创造和积累。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少的问题严重,局部地区土地退化和破坏严重。能源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社会的血液。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尽管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发展大势之道。

生态系统退化致使生态危机易发多发。生态系统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系统。在这个有机生命躯体中,应该统筹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治山和治林等。以水生态为例,水稀缺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变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涵养水源的生态空间大面积减少,盛水的“盆”越来越小,降水存不下、留不住。森林、湖泊、湿地都是盛水的“盆”,是天然水库,具有涵养水量、蓄洪防涝、净化水质和空气的功能。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树,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耕地荒芜、城市塌陷。所以,解决水生态问题,要从涵养水源入手,从修复破损的生态入手,要采取系统论的思维方法,采取工程性措施,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城市乡村。在有限的空间内,建设空间大了,绿色空间就少了,自然系统自我循环和净化能力就会下降,区域生态环境和城市人居环境就会变差。由于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利用强度不断加大,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受挤占、被破坏的情况不容忽视,生态系统的链条变得日益脆弱,生态危机易发多发。

生态治理矛盾凸显导致遏止生态恶化趋势难度加大。发达国家工业化之路,多则二三百年,少则一百多年,其生态问题是分阶段出现的。我国的工业化,真正上路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快速发展则是近30多年,生态问题呈现压缩型、复合型特点。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大气质量、生活和居住环境等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新旧问题叠加,污染机理更加复杂。所以会面临复杂多样的矛盾,掣肘生态安全。突出表现为理想与现实背离、局部与全局扯皮、政策与执行脱钩、利益与生态两难。比如,生态问题往往跨越几个区域,各地为了获得各种资源以实现其增长目标,很容易展开诸多无序竞争,最终,生态治理主体理性的微观选择导致了非理性的宏观后果。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