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海峰: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构图与哲学批判

仰海峰: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构图与哲学批判

150年前,《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达到新高度。《资本论》不仅以学术理论的方式批判和改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既有道路,预示着西方资本主义与自由主义传统的现代变革及其向帝国主义的转化,而且接轨于以俄国革命与中国革命为典范的东方社会的现代变革。本期特别刊发三篇文章,从不同维度阐释《资本论》的理论谱系及其当代价值,以为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理论滋养。

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将形而上学批判推进到社会历史生活批判,经过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中介后,将其哲学的主题确立为资本逻辑批判,以探索合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新社会。这一主题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以说,《资本论》体现了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顶点,正是在这一经典文本中,马克思实现了对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构图与哲学批判的统一。

商品生产普遍化与社会秩序的整体转型

在《资本论》的开篇,马克思就写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在接下来的章节中,马克思从哲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商品的内在本性、社会历史意义及其意识形态效应展开了分析。通过这些讨论,马克思揭示出:商品生产的普遍化带来了社会秩序的整体转型。

这种转型,首先体现在社会生产与交往领域。在摆脱了传统的人身依附关系后,从传统社会解放出来的人走向了劳动力自由交换的市场,成为现代工厂下的工人和劳动者,工人与劳动工具的分离,成为现代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生产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直接物质需要,而是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在这一利益目标的驱动下,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体现为扩大再生产,它不仅推动着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而且逐渐形成了商品统治一切的局面。可以说,商品生产的普遍化改变了社会时空结构,推动着人们从固定的时空构架进入到不断生成变化的时空中,这是日常生活构架的整体转型。这个转型,在今天的世界上仍然没有完成,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商品社会的转变中,《资本论》所讨论的,正是这一转型中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其次是社会管理结构的转型。生产的集中与生产的日益技术化,推动着社会管理结构的转变。一方面,这种转变体现在生产层面,资本家最先从生产者逐渐转变为管理者,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工厂内部逐渐形成了有着诸多中介的管理架构,并在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刺激下,形成了以量化为原则的管理理念。在20世纪早期,这种量化的管理原则在泰勒制中得到了体现。另一方面,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推广,工厂内部的管理系统影响到社会系统的管理体制,形成了科层化结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主要揭示了第一个层面的问题,而在组织化资本主义之后,社会管理体系上的科层制日益完善,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管理模式。

最后是思想观念层面的抽象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马克思通过讨论商品,非常深入地揭示了近代以来西方思想的“历史性”内容。比如在哲学意识层面,马克思通过商品拜物教的讨论指出,近代以来哲学所强调的抽象的理性,说到底是商品生产与交换普遍化时代,社会运行过程中的“抽象性”原则在思想观念中的回应,理性的“抽象性”源自商品社会本身的“抽象性”,也正是这个意义上,当黑格尔强调抽象成为统治时,实际上是以颠倒的方式说出了这个社会的存在特征。

对于马克思来说,上述三个层面是同时发生的,它们共同表征了现代社会的结构性转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普遍化,意味着人类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即一个资本逻辑统治一切的时代。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分析才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议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