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占山:产业文化史,教育的另一重天地

刘占山:产业文化史,教育的另一重天地

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产业工人队伍后备军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技术技能教育以及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要特别重视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产业文化史教育,这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环节。

产业文化教育有助提升职业素养

产业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并且被普遍认可和遵循的行业习俗、规范、制度、准则和价值观,以及蕴含于该行业产品和服务中的有形的历史、艺术、品牌、质量等物质文化和由此反映出来的精神文化的总和。产业文化史是各行业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发展,逐渐形成并被普遍认可和遵循的行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演进的过程。行业(产业)文化包含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组成部分,其优秀的精神文化是行业文化之魂。中国行业文化有三个重要来源,第一是中华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第二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工业文明传播对我国行业的文化影响;第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奋图强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业文化,它代表了先进行业文化的发展方向。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对本专业所对应的相关行业的历史文化和企业文化知之甚少,迫切需要通过产业文化史的学习提升其整体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中国产业文化史是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职业院校学生开展中国产业文化史教育也是对学生进行中国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教育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文化育人不仅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也要加强产业文化教育。目前,产业文化育人在多数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中还未开展,“重技术技能,轻文化素养教育”在职业教育中仍然是一种普遍现象。职业院校教职员工缺乏应有的产业文化知识储备,学生对所学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和职业文化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知。产业文化教育在职业院校教育中的缺位,不仅影响产业文化的传承和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也影响行业企业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职业院校开展产业文化史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三大内生动力支撑产业文化教育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历史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就应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其中包括产业(行业)文化史教育,这是职业院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文化育人、以文化人。从产业文化发展角度加强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熟知产业文化、增强文化认同与道路自信,使得学生以赞赏的眼光看待中国产业发展史,认识中国产业史上每一次伟大的变革,进而汲取民族产业发展中不懈探索、不屈奋斗、不断创新的精神,为民族产业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