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午,习总书记专门到通州新区考察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对此也提出具体的要求,要求一定要建设好北京城市副中心,达到职居平衡。当然,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已经超出了通州的范围:北京的办公区是一个“圈”;再扩大一点就是通州的新区,共155平方公里;再扩大就是整个通州的规划;再扩大就是把通州周边的河北的北三县都包括了进来,达到2000平方公里。这也是第一次跨行政区域进行规划。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划?这体现了京津冀地区的合作关系。我们要打造的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所以就要突破一些行政壁垒,形成统一的规划,这也更加体现它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习总书记在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视察后,还来到大运河森林公园,要求通州要作为宜居城市的示范区,城市副中心率先建设海绵城市。
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主持召开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和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座谈会。在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北京城市规划要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问题。城、都如何发展?城——北京是一个超大型城市,有着数千万的人口,所以要遵循城市发展的规律。都——北京是大国首都,所以它的功能如何发挥、怎么发挥得更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而且,我们要解决“城”与“都”的矛盾关系。因为城市在发展的时候,如果规模过大、城中心区的压力过大,就会影响其首都功能的发挥。那么,该怎么把他们协调起来?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习总书记还强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牛鼻子”。通州是北京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是中央的事业单位和一些非核心功能的疏解地。
未来五年,北京一方面要把雄安新区建设作为份内之事做好,把北京的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出去;另一方面也要把通州建设成为示范区,不仅要疏解北京的行政机关,而且要成为城市发展的样板。现在,北京开始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所以习总书记提到,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确定人口总量上限,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
习总书记还指出,城市规划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北京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以解决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大气污染等问题为突破口。
总的来说,习总书记关于北京的两次讲话对北京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党中央高瞻远瞩,为北京发展指明了方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