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祥:深刻理解“四个伟大”的重要时代意义(2)

韩庆祥:深刻理解“四个伟大”的重要时代意义(2)

“伟大斗争”: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执政方略”,讲的是执政所应具有的精神气质、精神气概和精神气度,着眼于“怎么干”。

这里所讲的伟大斗争,就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四种危险”、“体制机制障碍”、“利益固化藩篱”、“突出的矛盾问题” 和“挑战、困难”的斗争。当今,我国处在历史大变革、结构大调整、格局大变动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可概括为:力量转移、时空压缩、结构调整、社会分化、安全困境、命运决断。为了在我们的伟大事业进程中不出现颠覆性错误,把坚硬的“铁”真正打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讲话时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种伟大斗争,是使斗争精神具有新的历史特点。这种斗争,既是一种“强硬”的精神状态,又是一种攻坚克难且需“自身硬”的实际行动。

进行好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首先需要认清形势,明确方向,统一认识,敢于担当。对形势作出准确判断并明确前进方向,是科学决策的前提。认清了形势、明确了方向,则需要在全党全社会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力量。在这一基础上,还需要敢于担当,勇于碰硬,志在必得。面对歪风邪气,必须敢于亮剑、坚决斗争,绝不能听之任之,这是政治担当;面对艰难险阻的任务,必须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绝不能畏缩不前,这是使命担当;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必须攻坚克难,寻求出路,这是历史担当。绕开矛盾、问题、困难走,是难以进行好伟大斗争的。只有敢于担当,敢于承担政治使命和历史责任的人,才能清醒看到我们前进征途中的艰难、困苦、曲折,才真正敢于碰硬,以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状态来打好坚硬的“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进程中,我们一定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要具有“钉钉子”精神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精神,真正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敢于担当。

其次,需要凝聚力量,善于斗争。中国共产党人要把“铁”真正打好,就必须带领人民并凝聚民族的团结力量、人民的奋斗力量、每个人的创新力量。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要从三个方面凝聚力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力量;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力量;用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凝聚每个人的创新力量。

第三,需要发挥比较优势,克服发展软肋,打牢发展支点。我们国家的比较优势是容易集中资源和力量办大事,但也由此生成行政权力主导一切而且缺乏有效监督的软肋。我们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克服发展软肋。同时还需要打牢发展支点,即基于公平正义做好改革发展稳定文章,这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第四,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真正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健全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各项工作提高到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