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推出的胜利(2)

小车推出的胜利(2)

摘要:奇迹之所以为奇迹,是因为数以千万的支前民工和解放区普通群众,坚定地站在60万人民解放军的身后,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毫无疑问,这是一次人民战争的伟大奇迹,正如毛泽东所言:“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毛岸英的诗兴

1947年初冬,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宣告破产,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已经开始了战略进攻。

这时,一个名叫杨永福的青年沿着黄河来到了山东省北部的阳信县。身材瘦高的他穿着一件肥大的灰布军装,跟普通的“土八路”没太大区别。一年之后,阳信的老百姓才知道,他的真实名字叫毛岸英,是毛泽东的长子。

毛岸英来到阳信县,是随中央土改工作团参加这里正在蓬勃展开的土改工作。

1946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延安讨论减租运动和解决土地问题时,毛泽东曾说:“国民党不能解决土地问题,所以民不聊生,这方面正是我们的长处,现在有了解决的可能,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同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把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1947年7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全国土地会议,9月大会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布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此后,各解放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土改运动。

阳信县所在的山东解放区,正是中国共产党实施新的土地政策最为重要的区域之一。毛岸英一来,就被下派到离阳信县城20多里的张家集村。他拿着一支铅笔,带着一个五颜六色的旧纸合订而成的笔记本,走东家,串西家,和村民们同吃同住。

从1947年冬天到1948年春天,亲眼见到村里摸底调查、分配田地、颁发土地证的轰轰烈烈,见到翻身农民刚刚得到土地就踊跃报名支援前线,毛岸英不由得诗兴大发:“东头步到西头,犹似走遍五洲;马列主义在手,细水变成洪流。”

细水确能汇成洪流,因为发生在阳信县张家集村的一切,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成千上万个村庄的缩影。

在东北哈尔滨靠山屯村,喜获土地的农民们给毛泽东写了这样一封信:“这回我们都翻身了,分了地,分了马,分了衣服粮食,也都抱团了……”

在山东解放区,从1946年初到1948年底,有2000多万翻身农民从地主、富农手中获得了近3000万亩土地。这2000多万翻身农民,最终都变成了淮海战役最坚强的后盾。

在河北省武安县十里店村,以国际观察员身份来到中国考察的国际友人柯鲁克夫妇经过一年的实地调查后,在《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一书里写道:1937年,这里的贫雇农平均土地财产只有0.93亩,到了1947年,他们的人均土地上升到了2.9亩,在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地主、雇农和长工都不存在了,村民们满怀热情地把精力和时间集中在了支援前线上。

曾任《纽约时报》总编辑的西默·托平,1948年时还是一个业余的战地记者,27岁的他随着国民党军队深入淮海战地,亲眼目睹了战区农民的生活状况。刚开始,这位美国人无论如何也不明白,为什么一路所见的老百姓都站在共产党一方,而且农民们表现得如此理直气壮。直到西默·托平被带到村子里的民兵指挥部,民兵们拍着胸膛告诉他:“农民现在成了土地的主人,地主老财们已经完蛋了!”他终于明白,这就是他早就耳闻的土地改革的威力。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