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牢牢扭住“三大抓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国土空间均衡布局发展的需要,而且是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需要,要加大统筹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区域共同繁荣。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一直是广东最突出的问题,面积约占全省七成、人口接近五成的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只占全省两成左右,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必须坚决打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这场“攻坚战”,不断增强广东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五年来,我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始终把区域协调发展摆在突出位置,聚焦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和中心城区建设“三大抓手”,推动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实现新跨越。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突破口,狠抓高速公路建设,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从5500公里增加到7673公里。坚持走产业园区集聚发展的路子,积极推进产业共建新模式,加快形成同等水平、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格局,省级产业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9%。扎实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城市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着力弥补农村建设短板,把新农村建设摆上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以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三、扎实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广东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黑臭水体、大气污染、土壤安全等环境问题,群众反映十分强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尤为紧迫。
五年来,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发展,着力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坚决守住环保底线,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决推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以绿色为标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等改革试点,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农村综合环境整治和生态示范创建,强化海洋污染防治和自然岸线保护修复。经过不懈努力,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总体改善。珠三角大气PM2.5浓度在国家三大重点防控区中率先整体达标,全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解决环境历史遗留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处于全国第二低位。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持续推进,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8.98%。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