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动力亟待激发
虽然东北正迎来政策红利的释放期,但要形成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打破体制机制障碍,破解当前的诸多痼疾。
《意见》称,目前东北地区还面临市场化程度不高、国有企业活力仍然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科技与经济发展融合不够、社会保障和民生压力较大、思想观念不够解放等问题。
辽宁省在半年报中表示,下半年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改革以及对外开放的力度,大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沈阳、大连、营口三个片区,将在加快复制推广上海等自贸试验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真功夫,创造可复制、可检验、可推广的辽宁经验,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入区企业大幅增长。
一些积极因素正在显现,半年报显示,虽然辽宁省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4%,但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有所增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全省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6.3%。吉林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速为2013年以来的最高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40.1%,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9%,成为当前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尽管东北经济已出现一些向好迹象,但要形成长期的发展动力,还要下大力气推进改革。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国有经济占据东北经济的大头,深度影响地方经济,未来国企改革将成为振兴东北重头戏。
《意见》要求,推动驻东北地区的中央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选择部分中央企业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支持部分中央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引导中央企业加大与地方合作力度。在东北三省各选择10-20家地方国有企业开展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组建若干省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研究推动若干重大企业联合重组。有序转让部分地方国有企业股权,所得收入用于支付必需的改革成本、弥补社保基金缺口。并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017年底前推动厂办大集体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
分析人士称,东北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加速新旧动能转化的进程,对已有的产业改造升级,同时培育新兴产业,最终要发挥市场的力量,激发内生的造血功能,逐渐摆脱对原有投资驱动增长方式的依赖,减少行政之手的干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