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祖才:加快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 支撑引领经济转型升级(3)

胡祖才:加快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 支撑引领经济转型升级(3)

三、全面贯彻落实推动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举措

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涉及工作重点、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的全方位调整,要全面落实《大纲》提出的创新引领、转型升级、促进融合、提升质量、彰显特色、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夯实基础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

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放松管制和促进竞争是释放服务业发展潜能的治本之策。要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力度,最大程度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一方面,突出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放宽市场准入,破除各类显性隐性准入障碍,打破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深化国有服务企业改革,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另一方面,强调创新监管、优化服务,推动监管方式由按行业归属监管向功能性监管转变、由具体事项的细则式监管向事先设置安全阀及红线的触发式监管转变、由分散多头监管向综合协同监管转变、由行政主导监管向依法多元监管转变。同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营造公平普惠政策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安全、社会信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基础性制度构建和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开放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要按照服务全局、积极有序的原则推进重点领域对外开放,优先放开对弥补发展短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的领域,优化外资准入管理,提高市场准入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在开放中提升服务供给质量和竞争力。同时,鼓励我国服务企业开拓全球市场,提升全球服务市场资源配置能力。

注重以创新融合培育服务业发展新动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影响深远,世界服务业发展模式、分工格局、经贸规则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顺应全球发展趋势、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快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一是支持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应用,完善创新机制和模式,推动技术工艺创新和深度广泛应用,鼓励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探索审慎监管和包容式监管方式,构建创新友好型发展环境。二是发挥信息化对拓展服务业广度与深度的巨大作用,推动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深度应用,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三是丰富服务业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文化元素和价值理念对服务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实施文化价值提升行动,增强服务业软实力。同时,鼓励服务业与农业、服务业与制造业、服务业内部相互融合,破除不适应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障碍,创新分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强化服务业对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全产业链支撑作用,构建交叉渗透、交互作用、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系统。

强化质量提升对服务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质量和效益不高是服务业发展的明显短板,必须加强服务质量、标准、品牌建设,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一是在质量管理方面,着眼于形成以质取胜、优胜劣汰、激励相容的良性发展机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提升政府监管和执法水平,充分发挥消费者维权、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综合力量,构建责任清晰、多元参与、依法监管的服务质量治理和促进体系。二是在服务标准化方面,着眼于强化服务标准对服务质量提升的基础作用,开展服务标准化提升行动,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推行更高质量服务标准,提升服务标准化水平。三是在品牌培育方面,着眼于发挥品牌对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开展品牌价值提升行动,营造良好品牌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发展一批能够展示中国服务形象的品牌。

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加强分类引导。服务业门类繁多,特点各不相同,需要分类区别对待。在全面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同时,聚焦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发展短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业能效。信息、科创、金融、商务、人力资源、节能环保等生产服务,重在提高专业化水平、增强竞争力;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等流通服务,重在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效率;教育培训、健康、体育、养老、文化等社会服务,重在打破制度障碍、扩大有效供给;家政、旅游休闲、房地产等居民服务,重在提升服务品质、改善服务体验。同时,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支持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加快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建设,提升区域服务经济中心辐射带动能力,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服务功能,全面优化服务经济功能分工和空间布局。

(作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