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说新语》记载,蓝田侯王述曾在丞相王导手下任职。每次,王导发言都能得到众人吹捧称好。然而王述却唱反调,“丞相不是尧、舜,怎么可能每件事说的都对呢?”但王导听后,并未有丝毫责备和动怒,反而对王述大加赞赏。此风一开,门下幕僚和谋士争相吐真言,成就王导东晋“中兴名臣之最”的美名。
“人无完人,金无赤金。”逆耳的忠言、扎眼的真话,是一个人完善和革新的前提。所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谋划决策、实施方案、部署工作,更离不开全方位和多维度的科学见解,任何有利的意见和建议,都值得吸纳和接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更要善于听取异议和不同观点,怀有“闻过则喜”的襟度和雅量,求取有益于建功立业的最大公约数。
现实中,囿于内外因素的掣肘,部分地方领导干部遭遇“千兵易得,一将难求”的尴尬危机。就内因来说,领导干部本身缺乏容人纳议的宽怀和修为,习惯“家长制”和“一言堂”,说真话的空间被压缩;外因方面,下级工作人员心里打“小九九”、做和事佬,不想、不愿、不敢得罪“一把手”,热衷于阿谀奉承、溜须拍马、鼓掌喝彩。内外结合,滋长地方庸俗的议政论政生态。
外因服从内因,“关键少数”不正己,“绝大多数”焉能正言?说到底,上面不爱听真话,下面当然不说真话。长此以往,大话谎话、空话套话、虚话假话占上风,破坏民主集中制这块党的“法宝”不说,更是放开权力任性的“闸门”,进而损害群众利益,进而演变成以权谋私、腐败萎靡的悲剧。君不见,有大部分官员在忏悔录直道,当初听不进别人的指点和他人的提醒,漠视真话、打压谏言、我行我素、狂妄自大,以致脱离为民用权、秉公执政的轨道。
战国谋士邹忌,从“妻之美我者”“妾之美我者”“客之美我者”中反思,得出听不到真话,是私我、畏我、有求于我的客观制约,因此建议齐王敞门纳谏,掀起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风尚。唐太宗坚守“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信条,以致隋朝遗臣裴矩,改变圆滑处世的作风,朝堂上言辞恳切、做人上直爽刚正。可知,真话不难说,听真话不难,关键得看听之者、求之者有没有诚心实意。
党的历史上不乏“听真话”的优良传统。1941年,毛泽东在给毛岸英、毛岸青的家书中写道,“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劝导子女聆听真话,善辨客套话和奉承话。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下基层调研,为了听到群众真实的呼声,特意抽出4天时间,与老百姓同吃同住,才听到群众的“家长里短”和掏心窝子的话。
“逢生麻中,不扶自直。”一根麻苗长于麻群中,自然长得笔直。党员领导干部若能怀有“听真话”的自觉,培育谏言“土壤”,打造直言“空间”,说真话者才能敢说、愿说、会说,才能为干事创业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7/0822/961136.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