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城市建设与城市建筑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到建筑艺术,希望提高全民族的建筑文化觉悟,或者说建筑文化的审美高度。建筑中的“原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需要长期的观察、体验,需要经过沉重、深切、紧张,甚至是悲剧性的思考,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技法,更重要的是精神,创新需要精神的超越。

古今中外的建筑物构成了我们今天的人文景观,其中渗入的科学设计元素与艺术设计元素越多,那么,在今天被人们观赏的价值就越丰厚。人们往往会通过这些建筑物的存在去追溯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观察建筑物、研究建筑物几乎成为人们追溯历史的一把钥匙。

一、西方建筑的发展及当代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实践

建筑的审美、城市的审美是我们当今社会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国人均GDP超过3500美元以后,大家不再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吃饱、穿暖、医疗上了,而是放在了人居环境方面。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于我国文艺,习近平总书记寄予了殷切希望。其实,艺术是相通的,建筑本身也是一门艺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到建筑艺术,希望提高全民族的建筑文化觉悟,或者说建筑文化的审美高度。

大家出国工作或考察时,比如说住在一位朋友的家里面,这位朋友无论是退休的老人还是在工作的中年人,他们一般都会如数家珍地给你介绍他们的家怎么美、怎么有建筑艺术,这个院子怎么好、房子怎么好,甚至给你讲讲这座建筑的历史。而我们对建筑的表达,基本上是以一种“起绰号”的方式,用一种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表达我们对建筑的理解。比如北京的“鸟巢”、“水立方”,这些都是我们老百姓给起的绰号。那么,为什么老百姓这么愿意给我们的建筑起绰号呢?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以自己的大众审美评判着建筑。今天的大众审美无疑也代表着我们现代文化的一种趋向。由此,建筑师有时候就变得非常局促,一方面,建筑师设计建筑,希望在自己的专业层面有所追求;另外一方面,又确确实实怕被大众的审美裹挟着出问题

(一)西方建筑的发展演进。西方历史上从两河流域发源,一直延续到后来的古埃及、古罗马等等。在此,我们找几个节点来简要看看西方建筑的发展。

第一,中世纪古典主义建筑。我们出国考察、出国旅游,到欧洲看得最多的是教堂。世界最著名的教堂遍布欧洲各个地方,雕梁画栋,非常精美。可以说,最美的雕刻、最美的绘画都在教堂里,最高的建筑艺术也在教堂里。在西方,教堂一盖就是上百年,甚至有超过三百年还在盖的教堂,比如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圣家族大教堂,由西班牙著名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主持工程,直到现在还在不断地修建。世界上体量最大的教堂是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罗马人自从发现了混凝土之后,就可以建造大跨度建筑了,于是穹顶就出现了,大渡槽就出现了。

中世纪城市里边基本上除了教堂,就是民居。在教堂里面既可以教学、宣道、授业,也可以医治创伤,从人的肉体创伤到人的精神创伤,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可以在教堂里解决。教堂俨然成了一个上帝惠及平民百姓的场所。那个时候,教堂就是一种象征,一种统治的象征、一种奴役的象征,政教合一是中世纪最重要的特征。到圣彼得大教堂,你进去以后会觉得空间大得不得了,其中的雕梁画栋,精美到无法想象的地步。高大的空间,甚至在里面说一句话都听不清。这种建筑的营造原本就不是为人的,它是为神的,为神永远统治人类而造。

第二,现代主义建筑,即是后来所说的“玻璃盒子”。现代主义在建筑界表现出来的对城市的影响和古典主义是截然不同的。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四位建筑师:美国人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和密斯·凡·德罗,法国人勒·柯布西耶,德国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说到德国的格罗皮乌斯,会想到包豪斯。包豪斯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有的一个学派,慢慢地包豪斯变成了一个代名词,与艺术、技术、工艺、人文相结合的代名词。一说家居有包豪斯的味道,建筑有包豪斯的风格,指的就是这个。这四位建筑师向古典主义宣战了,这个时候建筑所呈现出来的外观完完全全和古典主义不一样,就是后来我们说的“玻璃盒子”。这四位建筑师提出了以下关于现代主义建筑的观点。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