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战略逻辑的演变与“特朗普冲击”

摘要:美国对华战略实际上始终沿着一条内在逻辑连贯的主线在发展、演变。特朗普迄今在对华政策上的言行符合这一长期战略逻辑演进,是美国对华战略逐步调整、演进过程中的一次最新尝试。这次调整可能以美方定义的“对等”“互惠”为目标,带有特朗普所热衷的“交易”特色。

今天主要讲两部分内容,一是简要分析一下美国对华战略的演变,并寻找这些变化的逻辑线索,以便更好地理解现在,二是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战略以及对华政策走向。

一、美国对华战略逻辑的演进

我大致按照美国总统的任期,分三个阶段对1972年以来美国对华战略的演变线索谈下个人看法。分别是上世纪的7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美国实行“接触”战略;小布什政府执政的2001年到2008年,美国对华战略是“接触+防范”;奥巴马政府执政的2008年到2016年,美国对华战略是“接触+规制”。这样一个逻辑的变化,可以看到“接触”是一贯的,但是从比较单纯的接触到有所防范,再到通过规制有一定的约束,是有一个规律可辨的。

(一)“内外强弱”格局下的“接触”战略

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对中国长期实行接触战略。美国称为的“接触(engagement)”,中文翻译成接触战略,但这种译法其实并不是特别准确,在英语里面,engagement这个词的意思其实不光是接触的意思,而是一种比较深度的交往、交融。接触战略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跟中国的全面交往,来影响、改变中国的发展方向。简单地说,就是在政治上,希望中国逐渐向美国的政治体制靠拢;经济上,希望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社会上,希望中国更加多元;外交上,希望中国支持美国的对外战略。

当时中国对于美国的战略,我个人归纳为“融入”战略。中国希望通过融入由美国和西方国家长期主导的国际体系,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同时努力保持本国政治制度、外交政策和文化认同上的独立性。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从70年代初开始,中国不断融入到国际社会中去。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打开大门,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84年中国重返奥运会,1994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努力基本完成。

由于中国融入国际体系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进程,在完成进程之前既无须也无法验证中美哪一方的战略能够实现。在抵达“验证时刻”之前,“接触融入”的战略默契为两国关系提供了观念层次的稳定框架,并指导了两国的具体政策,让双方克服了1995-1996年台海危机、1999年“炸馆”事件以及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等突发危机的冲击。经过这些危机之后,中美关系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就是因为中国和美国是有战略共识的。

中美两国在这一时期的战略选择,根本上是由两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位置决定的。1978年年底以及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美两国在国际体系中是“内外强弱”关系:美国长期居于其领导的国际体系之内,而中国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在国际体系之外;同时,美国是世界上两大超级大国之一,是体系内的最强国,中国相对美国而言综合国力较弱。在这样一个格局之下,中国如果要谋求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现代化,向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靠拢、学习、融入是唯一的选择。

在贯彻“融入”与“接触”战略的过程中,中美两国各自形成了一系列在国内被广泛接受的战略假定。对中国而言,这些假定包括:现存国际体系内部拥有巨大的和平发展的空间;中国在融入体系的过程中有着巨大的战略机遇;美国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最关键外部因素;稳定的中美关系是维护中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的关键,必要时可为中美关系稳定做出一定妥协和牺牲;美国对华战略虽然包含积极与消极两面,但是积极面是主要方面。与此同时,美国的对华战略则大致包含如下假定:中国的人口与国土规模决定了其经济规模乃至综合国力的增长是不可阻挡的;美国要做的是塑造中国发展的方向,而非阻挡中国体量的崛起;中国是一个不断变革的国家,其政治、经济和外交演进方向与美国期待的方向大体一致;中国是一个世界大国;为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对中国的若干红线(如“一个中国”)应给予尊重。

(二)小布什政府的“接触+防范”战略

在这一时期,中国实现了令世界瞩目的快速发展,速度之快,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因此,小布什竞选期间就曾经宣称,上任后“将重新定义中美关系,中国是‘战略竞争者’,而非战略伙伴”。2001年小布什上台以后,开始酝酿对华战略的较大调整,从此中美关系开始了一段相当困难的时期。特别是在南海“撞机”事件和涉台湾问题上,小布什的一系列做法和表态偏离了传统立场,造成中美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但是9.11事件后,美国对华战略开始逐渐回归到原来“接触”的轨道上。

小布什政府执政八年中,美国的对华战略逐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渐从原来的“接触”演变为“接触+防范”。这种变化的一个基本原因是格局的变化,美国人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综合国力正在飞速崛起,两国“内外强弱”的关系开始逐渐向“体系内(非对称的)两个大国”的方向演变。

小布什刚上来的2001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大概是美国的12%,大概就是1/8,等到小布什卸任的时候,到2008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是美国的40%。重要的是,中国的崛起有自己的特色,走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道路,政府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跟过去日本、德国、苏联的崛起道路都不一样,跟美国的崛起也不一样,是一种美国从来没有见过的崛起。

2005年9月时任美国副国务卿的罗伯特•佐立克曾经发表过《中国向何处去》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出中国应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如果把世界比作一家公司,美国人认为,这个世界应该主要由大国来治理,这些大国共同组成这家公司的董事会,过去中国长期不是董事会的成员,现在中国进入了董事会,就希望中国能够发挥一个负责任的股东的角色。美国官方的疑问就是,中国崛起了以后,会怎样运用自己的力量。美国的“接触”战略是希望塑造中国,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希望中国能够在外交上配合美国,但是小布什政府发现,中国在外交上跟美国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同时美国也相信,中国不是前苏联,中国的发展尽管跟美国的不同,总体上符合美国的期待。

在美国政府之外,学界、媒体也开始对“接触”及其背后的战略逻辑做出更为严厉的批判。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孟捷慕在其《中国幻想曲》一书中直接批判了“接触”战略的战略前提,即通过与中国接触,中国的政治体制与外交取向会向着美国所乐见的方向发展。美国跟中国交往了这么多年,现在应该认识到,跟中国交往,中国在经济上、在政治上、在外交上都不会变得更像美国。这一判断在当时的美国战略界显得相当另类和极端。但十年后的今天再回看这一判断,似乎已被美国战略界的主流所接受。

中国和美国在“接触”和“融合”战略的前半段都是一致的,就是要进入到国际体系中,但是后半段却是不一致的,中国和美国都觉得自己能赢,美国觉得只要跟中国交往,中国就能够变;中国觉得跟美国交往,既能发展自己,也能维持自己的特色。只不过在当时的阶段,还不知道最终谁会最后赢得这场竞争。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