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没有完成时(3)

改革没有完成时(3)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工作布局得到确立。

社会事业

保障更牢 日子更美

本报记者  邱超奕

【镜头】胡管虎,75岁,山西太原市阳曲县黄寨镇北塔地村村民。以前,但凡有个头疼脑热,他就要跑20多公里,去市人民医院看病。前段时间胡管虎突然肚子疼,却径直去了村卫生室。“在这儿不用排队,下楼就到,报销比例超过八成,村医同时还是我的家庭医生,服务比过去强多了。”

【点睛】5年间,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改革都取得突破性进展。

教育更好更公平。改善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快速增长;补强职业教育短板,通过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变了职业教育停留于专科层次的旧格局。

社保网更结实。城乡各自运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得以合并实施;打通制度“梗阻”,解决和完善了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等老问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有目共睹。大病保险从无到有,分级诊疗日趋顺畅,基层医院“无人问津”成为历史,“看病贵”等难题有效缓解。

社会治理

政府主导 群众参与

本报记者  张  洋  孙  超

【镜头】在江西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永人村,流动人口是本地人口的3倍。过去本地人与外地人产生矛盾后容易演变为冲突。为了化解矛盾,村里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成立了外地人口同乡互助会。互助会日渐赢得老乡们的信任,“有困难找互助会,有矛盾找服务站”,如今已成很多老乡的一种习惯。

【点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出台《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就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作出全面部署,压实“关键少数”的综治责任。各地因地制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提升社会综治能力。“大脑中枢”与“神经末梢”有效联动,社会治理从政府“单打独斗”变为政府主导、群众共同参与,百姓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截至2016年底,全国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覆盖率达97%以上。尊重法治,是当前社会治理的又一鲜明特点。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越来越成为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法言法语”越来越成为与群众沟通的主要语言。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