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惟敏:关于建筑原创的思考

摘要:“原创”二字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需要长期的观察、体验,需要经过沉重、深切、紧张甚至是悲剧性的思考。建筑师也要能够经得起这样一种痛苦,这样一种思考是必须的。庄教授提出了三点关于建筑的思考与期待:第一,希望全民族都要提高建筑文化的素养;第二,希望有一个健康的建筑评论氛围;第三,最关键的是提升宝贵的原创能力。

QQ截图20170927154620

庄惟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点击观看视频

关于建筑原创的思考

我非常希望开展关于建筑的评论,让我们有一个健康的氛围。第一,我希望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样,我们全民族都要提高建筑文化的素养。所以今天我不仅讲理念,而是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感想,也希望借这个机会让大家对好的或坏的东西都有个共识。

第二,我希望有一个健康的建筑评论氛围。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文艺评论家雷达,我跟他不熟,但是我对他的观点是非常赞成的,他是这样说的,与世界上许多公认的大作品相比,当下的中国文学,包括某些口碑不错的作品,总觉缺少了一些什么。现代以来至今,中国作家在融入世界文学主流和结合本国文学传统的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心目中对伟大文学的看法。一直以来,总有人不断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今天,这个被称之为“伟大”的时代里,却总是出现不了伟大的作家,出现不了我们时代的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现不了新的曹雪芹、鲁迅或者胡适式的大家?诚然,我们拥有不少优秀的富于才华的作家,有的作品也已呈现出若干大手笔气象,可是,与我们心目中“伟大”的目标相较,距离还是显而易见的。这种观点和我们今天的建筑评论非常像。当下,关于建筑的创新与发展,主要面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产量与库存之间的矛盾。一个作家出名了,很多人都约他写书,要求两星期就写出来。两星期出书,然而脑子里边却没有足够的素材,所以只好抄别人或者自己的内容。产量和库存之间的矛盾在今天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方面也有呈现,就是恨不得三天出方案,一个星期出施工图,三个月就建好。然而建筑师脑子里没有成熟的规划方案。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只能抄。我们要给建筑师一些时间进行创作,建筑创作如同文学创作是有规律的,而且是有科学规律的。二是精神骨骼和血肉品性。这是另外一个关键词,比如,中国的小说“精神缺钙”现象日益严重。这一点我非常认同,我们的文化界、文艺界,包括建筑界,已经迅速告别了神圣、庄严、豪迈,走向了日常的个人化叙事。今天动不动就是福布斯排行榜,动不动就是利润。浮躁、自我抚摸、寻求刺激、回避是非、消解道义、绕开责任、躲避崇高等,以上这些是今天这个时代的一部分特征。当今文学最缺少的就是弘扬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力,而这正是一个民族文学精神能力的支柱性需求。一个民族的文学倘若没有正面的精神价值作为基础、作为理想,作为照射行业的火光,其人文价值和精神内涵一定会大打折扣。建筑也是一样。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