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摘要:陕北这片黄土地,让习近平总书记在精神上得到升华,心灵上得到洗礼,思想上得到滋养,为其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提出奠定了深厚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实践基础。

七年的知青岁月,是人生路上一段特殊的时光,是一种特殊的体验,是一份特殊的情感。其间,有艰辛也有欢畅,有困苦也有坚守,有付出也有收获。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开启人生之路的第一站,在这悠悠漫漫的艰苦岁月中,他读懂了人生,读懂了中国,读懂了中国共产党,明确了目标,明确了方向,明确了初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七年的生活锻炼,让习近平总书记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脱胎换骨为群众眼里“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一个一心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领路人。

苦难磨炼意志。毛主席作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决策,大批大批的城镇中学生离开了长期生活的城市,离开了父母家人,习近平是当时知青下乡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他插队的陕北是全国插队知青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他是插队知青中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上山下乡是对人性格、意志、品质的磨炼,这种磨炼让习近平由稚嫩趋于老练,由狂热趋于清醒,由天真烂漫趋于老成沉稳。是走过的足迹,是人生的印记,是值得珍藏的回忆。七年中,他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真正的接了地气,了解了国情民情,真切的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冷暖甘苦,七年中,锤炼了他坚忍不拔、坚毅刚强的性格,铸就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

苦难实现了精神升华。文革时期,父亲遭到迫害,母亲过着受审查、挨批斗的生活,自己也被戴上“黑帮子弟”的帽子,来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17岁的习近平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尽管情绪比较低落,但是,他坚强勇敢,不抱怨,不埋怨,以从容、平和、淡定的心态,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改变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他组织带领群众修道路、打淤地坝、办铁业社、建代销社、打大口井、发展沼气等,尽管困难重重,但是仍努力克服,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不仅提升了劳动效率,而且改变了落后的农村面貌,以自己的苦干实干引领群众向过上好光景奋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感谢陕北父老对他的帮助,热爱这片曾经养育过的黄土地,将苦难化为前进动力,在困境中完成人生的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

苦难培育信念。2015年2月习近平到陕北考察调研,与梁家河父老乡亲谈心的时候,深情的说:“我走的时候,我的人走了,但是我把我的心留在了这里。那时候,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一定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知青七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父老乡亲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已将“为民”的信念的种子播种于心田。视百姓的所想、所思、所盼为一切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百姓真正的获得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公开发表的《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写到“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最初的执念转化为改善民生的行动,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打响脱贫攻坚战,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正的惠及全体人民。

贝多芬曾说过:痛苦能够毁灭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毁灭。创造就需苦难,苦难是上帝的礼物。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陕北这片黄土地,让习近平总书记在精神上得到升华,心灵上得到洗礼,思想上得到滋养,为其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提出奠定了深厚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实践基础。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