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贸易特点及发展展望(2)

摘要:中印严重的贸易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双边关系的干扰因素。由于双边贸易的结构性原因,形成了恶性循环:双边贸易的互补性越强,双边贸易的失衡性也越强,双边贸易的失衡性越强,印度国内的贸易保守主义越强。随着莫迪政府大胆改革,未来中印之间的贸易关系前景十分广阔。

2014年莫迪就任总理后,推行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改革——“莫迪新政”,主要目的是增加印度的经济出口能力、满足民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及国民经济发展需求,通过一系列改革,至少提高了印度的出口能力以及印度与全球经济的对接能力,也使中国对印度的出口不断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是两国同时推进不同程度的关键性改革,鼓励进出口的相关政策,加速了两国与国际经济接轨,为两国经济密切互动创造了重要条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两国进一步取消关税,取消了一系列进出口政策限制,双边贸易迎来了稳步增长。

(二)中印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强

两国贸易的互补性,简而化之是“一硬一软”。印度在软的方面比较强,IT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比较发达,相关服务业,包括制药业、定制化服务、汽车零配件、设计、管理方面优势比较明显。中国的优势在硬件方面。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通过多年改革开放,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几乎能生产世界上的任何产品。尤其是近几年,中国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低附加值产品越来越少,高附加值产品越来越多,机械、运输设备、电子产品、零部件等,中国都拥有较强的优势。中印贸易的互补性如果细分,有四个方面:

1.两国商品贸易品种比较集中。中印双边贸易中,排在前五类的产品占双方相互贸易的半壁江山,甚至60%-70%以上。中国的前五类对印出口产品,过去10年间占对印出口总量的61.9%-67.48%;印度对中国的出口产品,前五类产品占总体贸易的60%以上,2010、2011年间,前五类产品甚至占到对华出口贸易总量的77.87%。最突出的例子是印度对华铁矿砂出口,2008年印度对华出口中,70%是铁矿砂。当年印度对华出口总额222亿美元,其中143亿美元属于铁矿砂贸易。2015年印度对华出口,棉花将近20亿美元,占印度对华出口的1/5,铜制品占13.1%,有机化学品占10%,建筑材料占6.6%,矿物燃料占6%。前五类基本上以粗加工和原材料为主,占印度对华出口总量的50%,十几年来几乎没有根本性改变,现在铁矿砂对华出口才大大减少,不到5%,这是由于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下跌以及中国去产能、去库存,供给侧改革的结果。从2015年中国对印度出口商品结构看,排在前五类的占比也很高,机电产品133亿美元,占对印出口总额的23%,机械设备占17.5%,有机化学品占10%,肥料占6%,高等级钢材占4%,这五类产品都是高附加值产品,占中国对印出口总额的55.2%。总之,两国的商品结构都集中在前五大类,这是互补性的第一个特点。

2.高度的互补性中存在严重的非对称性。一方面,印度对华出口的主要商品并不是印度的强项,前五类都是初级产品,并且其市场可以替代,中国可以从澳大利亚、巴西进口更高品质的铁矿砂,从其他国家包括巴基斯坦进口更高品质的长绒棉。反过来,印度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很难替代。因为,印度进口的中国产品是高附加值的机电设备、车床、电子设备、大型运输制造设备,在全球范围内,这些制成品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印度从中国进口物美价廉的制成品,有助于降低普通百姓生活成本,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增加其产品的全球竞争力。正因为如此,印度对中国的产品需求一直旺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印贸易徘徊在600-700亿美元之间,每年印度对华出口都在递减,但是从中国的进口却在增加。在双边贸易越来越失衡的情况下,印度还在继续增加从中国进口,意味着印度对中国产品存在巨大需求,如此巨大需求使印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忍受中印之间的贸易失衡,也形成了中印贸易互补中的严重非对称性。

3.互补性的单向性。中国从印度进口的原材料都是低附加值的,或几乎没有附加值,然后利用这些进口原材料生产出高附加值制成品,如电子消费品、机械设备、运输设备、机床、车床、机电设备等,又出口到印度,形成了循环。印度对华贸易却未能形成这样的循环,它从中国进口大量高附加值产品,包括大型机械设备、运输设备、车床等,但是生产的更高附加值制成品,却不以中国为出口对象,而是以世界其他市场为对象,形成了中印贸易互补性中的单向性。

4.双边互补贸易比较脆弱。中印双方的贸易互补性存在严重的非对称性,加上互补性中的单向性,导致双边贸易关系比较脆弱,中国一旦由于经济改革,或者由于关键领域改革对印度的需求减少,双边贸易额就会立即出现较大波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形成了产能过剩,需要去产能、去库存,进行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和全方位经济改革,在调整过程中原材料需求下降,结果中印双边贸易立即呈现出徘徊不前的局面。另一方面,印度要大力振兴制造业及基础设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一路攀升,导致与中国的贸易严重失衡,这种状况又诱发了印度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体现贸易保护主义的各种政策出台,反倾销、反补贴政策出台,很自然地冲击到双边贸易关系。中印双边贸易关系由于本身的结构性原因,形成了恶性循环:双边贸易的互补性越强,双边贸易的失衡性也越强,双边贸易的失衡性越强,印度国内的贸易保守主义越强。在“莫迪新政”刺激下,随着印度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制造业振兴,或许未来印度对华出口的产品结构会更加多元。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