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军:门神的传说与心神的敬畏

于永军:门神的传说与心神的敬畏

摘要:“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个新旧转换,承延的是正气,寄托的是希望。一年一度,年复一年。新春寄托新的希望,希望带来新的快乐。因希望而快乐,因快乐而幸福,循环往复,“富饶丰衍,快乐无已”,幸福无已。或许,这才是千百年来人们“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要义之所在。

贴门神,是我国从周代为始的古老春节习俗之一。门神的前身是桃符,又称“桃板”,乃是用桃木雕刻成的两个“桃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传说这哥儿俩最善捉鬼,是黄帝派来镇鬼护佑人们平安的。《后汉书·礼仪志》记,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说:“岁旦,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可见,神荼和郁垒是最早被当作门神的。

到了唐代,门神的称号移位于开国名将秦琼(秦叔宝)和尉迟恭(尉迟敬德)。民间流传着多个版本,择其一:唐太宗生病,寝宫门外有恶鬼耶魅号叫,六院三宫,夜无宁日。于是太宗将全部情况告诉众大臣,秦琼上奏说:“臣平生杀人如摧枯,积尸如聚蚁,何惧小鬼乎!愿同敬德戎装以伺。”太宗准奏,夜晚让二人立于宫门两侧,一夜果然平安无事。太宗嘉奖二人后,觉得整夜让二人守于宫门,实在辛苦,于是命画工画二人像,全装怒发,手执玉斧,腰带鞭练弓箭,一如平时,悬挂在两扇宫门上,从此得以平息。这件事情被民间百姓知道后,纷纷效仿。于是,秦琼和尉迟恭便被百姓当成了驱赶鬼邪的守护神,其画像被贴在门上,且添一副对联:“昔为开国将,今作镇宅神。”一直到元代,人们仍沿袭这种做法。

随着时代更替、生活变化,民间的门神崇拜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表征。以明清至民国期间的武门神为例,河南人贴的是赵云和马超;河北人贴的是马超和马岱;冀西北则敬薛礼和盖苏;陕西人敬孙膑和庞涓、白起和李牧,而汉中一带贴的多是孟良、焦赞。还有的地方敬姚期和马武,关羽和张飞,裴元庆和李元霸,岳飞和温琼,岳云和狄雷,赵匡胤和杨衮,胡大海和常遇春等等。新中国成立后,有些地方过春节大门上还张贴人民英雄,如刘胡兰与赵一曼、董存瑞与黄继光,等等。2015年,上海警察版门神走红网络,寓意社会门神镇邪恶、保平安。

民间贴门神,本质上讲是一种寄托:辟邪除灾、驱邪辟鬼。就像那首民谣:“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忙逃跑。”当然,还有保平安、降吉祥、纳福瑞等等。其实,这种寄托的前提应是敬畏心中的“门神”,即本分、善良地做人做事。有道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做人也好,为官也罢,冀望平安吉祥,关键在自身不作恶、不干坏事。“鬼神不佑佞人”。做人不善,欺行霸市、鱼肉乡邻、造假贩毒、图财害命,过年时在门口挂两张桃符,就能保尔脱逃牢狱之灾?为官不廉,贪污腐败、违法乱纪、卖官鬻爵、贪得无厌,临时在门上贴两张门神,就能避开遭“打”被“拍”的命运?这无疑就是自欺欺人、亵渎门神!“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只要你干了伤天害理、违法乱纪的坏事儿,总有一条法律绳索在等着你,“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终有一天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埋单。至少,逃脱不了良心这个“门神”的谴责。

所谓敬畏心中的“门神”,就是对人生的敬畏、对自然的敬畏、对法纪的敬畏。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缺少对人类、对自然、对法纪,乃至做人良知的敬畏,比魑魅魍魉更可怕。东汉名臣杨震做东莱太守时,路过昌邑,在昌邑县长任上的一位老朋友去看他,晚上送黄金十斤。杨震拒收。朋友劝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会知道。”杨震回答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这“四知”,实质上就是对做人做官良知的敬畏。所以,护佑自己和家人平安的门神,不是贴在门上,而是贴在心里。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针对一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的突出问题,曾专门借“门神”喻理:“有人说,天上掉馅饼之时,就是地上有陷阱之时。一旦突然凭空来了一个好处,一定要警惕。看到这些东西自己就要戒惧、退避三舍。咱们的门神要摆正,大鬼小鬼莫进来。”这个“门神”,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就是“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说到底是一种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所谓“摆正”,就是心中有敬畏。这样,才谈得到良心、义务、责任道德,才能真正形成事业心、责任感、党性觉悟、民族精神。心中有了敬畏,那些“大鬼小鬼”纵有千般诡计,你这里有“门神”护佑,其能奈尔何?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那些腐败“落马”者,无论是归究于中“鬼”计,还是埋怨上“鬼”当,都是自找的,根子在自己亵渎了心中的“门神”。怨天尤人,只是籍口。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个新旧转换,承延的是正气,寄托的是希望。一年一度,年复一年。新春寄托新的希望,希望带来新的快乐。因希望而快乐,因快乐而幸福,循环往复,“富饶丰衍,快乐无已”,幸福无已。或许,这才是千百年来人们“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要义之所在。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