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新使命和新要求(3)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新使命和新要求(3)

摘要:党的十九大聚焦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围绕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对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使命和新要求。

在改进、创新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上突出学理支撑作用

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国内与国外等多方位入手,让学生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个人成长成才和未来发展的最根本的保障,进而使他们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理支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置和建设的重要出发点和着力点。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过程中发挥科学指导作用,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成长规律的统一、国家期待目标与学生接受程度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参与的统一、课堂教学即时性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日常化的统一,为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聚焦学生、教材、教师这些核心要素开展深度研究,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实现入耳、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一是研究学生,把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思维接受习惯和成长成才规律,重点关注学生的发展困惑。二是研究教材,深耕教材内容和思想,明晰不同课程的各自性质和内在联系,科学把握教材的关键点和疑难点,推动规范性“教材”向贴近学生实际的专题式“学材”有效转化。三是研究教师,结合职业属性和教育环境的新变化,研究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必备的职业素养及其实现途径。同时,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质和使命,在评价体系范畴、主阵地和主渠道一体化工作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强研究和探索,为在推进党的思想理论教育过程中实现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提供重要保障。

(本文系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状况研究”(15JDSZK087)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