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施红:大力开展扶贫工作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施红.

施红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发展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2013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后来,他又在多种场合进一步阐述并丰富了这一概念。习近平同志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那么,什么是精准扶贫?扶贫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十八大以来的扶贫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一、什么叫“精准扶贫”

主持人: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那么,什么叫“精准扶贫”?

施红:精准扶贫是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同志提出来的。我们现在把扶贫定位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在扶贫中有一种机制叫瞄准机制,就是将扶贫精准到了农户上,对每个农户进行扶贫。所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精准到农户,把农村贫困家庭识别出来,建档立卡。

主持人:贫困标准是什么?

施红:中国当前贫困标准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2010年不变价计算)。也就是说,年人均纯收入不够2300元的,都称为贫困户。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贫困标准水平也将不断提升,到2020年时,我国贫困标准线将为4000元(以2010年不变价计算)。

主持人:有些乡镇对识别贫困户采取了“四看法”,“四看法”都看什么?

施红:四看法,就是“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为什么采取“四看法”?我国当前贫困标准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2010年不变价计算)。有些人可能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300元,但如果他的家中缺乏劳动力,又有生大病的病人或是上学的孩子,那么即使他的年均纯收入到了2300元,也属于贫困户。学术上对贫困概念的界定是不断演进的,从最初的收入到教育再到医疗,它是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精准识别贫困户,除了有“四看法”,还有“四二四”。“四二四”是贵州赫章县综合“四看法”和“评议法”等识别方法建立的综合识别模式,通过占比权重计算分数,开展综合评定。按100分计算,“四看法”评分占40%、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评分占20%、村民主评议大会评分占40%。地方的这种做法——把收入、家庭状态、老百姓评议统筹起来看,是非常有创造性的。当然,地方在识别贫困户的过程中也在努力做到精准,但要做到绝对精准也是不太容易的。

主持人:他们可以因地制宜,靶向治疗?

施红:对。我国有一个贫困标准,就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按照2010年不变价计算)。各省根据自身情况,也有相应的贫困标准。比如,东部和中西部相比,虽然东部也有贫困人口,但是他们的贫困标准可能就比中西部要高一些。这就需要因地制宜精准扶贫。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田甜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