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历史性机遇 建设新时代的现代化经济体系(3)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把“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坚持工作总基调的重点之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深刻把握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新时代、新机遇,大力推进科技、文化、制度多方面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强国。

二、新的经济政策框架

新征程实际是一个全新的阶段、一个新的时代,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家确立了新的经济政策框架:

1、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是经济发展大逻辑。经济新常态是一个新的开始,它有三个重要支撑:一是发展模式将从过去40年强调速度和规模,转向未来更加强调质量。高速增长就一个字:快!只有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GDP增长。过去40年强调快,强调GDP增长,是因为1978年以来,我们一直强调中华民族再不发展起来将被开除球籍,10多亿人如果解决不好自己的吃饱穿暖问题将成为人类社会的包袱。现在老百姓吃饱穿暖的目标实现了,下一个阶段就要转向追求发展的高质量,强调“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二是产业结构从低端迈进中高端。过去40年,中国的产业结构是在低端。我们从“代工”开始,技术不是自己的,品牌不是自己的,渠道不是自己的,从最低端开始,一点一点的向上发展。同时,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有什么样的生产者。当时的消费者舍不得花钱,企业生产出的高品质商品,消费者不买,企业只能使用便宜的材料、廉价的工人和机器生产出便宜的商品,这样的产业结构只能是低端的。新一代消费者与老一代消费者完全不同,在吃饱穿暖的环境中长大,永远要买最好的商品,国内买不到就去海外淘,2016年就有1.44亿人去海外购买了1.5万亿高品质商品,这也反过来推动我们的企业必须创新,追求高质量发展,否则没有前途。三是强调动力变革。过去40年的经济发展靠汗水驱动,未来的经济发展靠智慧驱动、靠创新、靠人才、靠全方位的国际合作。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推动经济新常态,主要矛盾在供给侧,技术要进步,结构要升级,体制要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三个重要支撑点:第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过去4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成绩是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构建了能够基本保障老百姓生活医疗养老的“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人民富起来后,希望生活是多样性的、个性化的、高品质的。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第二,高质量发展。与过去40年追求快速发展不同,高质量发展体现新发展理念: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发展的内生需要,绿色成为发展的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成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科学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需要从五个角度把握:一是在供给角度上,产业体系应该是完备的,生产组织方式应当是网络化、智能化的,具有创新力,能够捕捉百姓需求,有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强,产品和服务质量高。二是在需求角度上,要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性不断升级的需求。其中,适应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个性化是下一步的巨大转变。三是在投入产出角度上,要不断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四是在分配角度上,投资要有利润,员工要有收入,政府要有税收,并且要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场评价的贡献。五是在宏观经济循环角度上,要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通畅,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较合理,整个经济按照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第三,市场、政府、社会协同。实践证明:凡是市场的作用、政府的作用和社会的作用能够协同的地方就有活力,社会就比较和谐、比较公正。因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求政府在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社会治理、和谐,也是老百姓自己的责任,需要充分发挥老百姓的主动作用。现在上海93%是居家养老,这也是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3、稳中求进是治国理政的总基调。涵义有三:一是实事求是,不搞民粹主义,不能为了满足老百姓的当下要求,拼命办一些超越国力许可的事。二是遵循规律,遵循社会规律,实现包容性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防范和化解实体经济风险、金融风险、房地产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就是要防范重大风险;在国际上,要防范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大国冲突的风险。第四,要有战略定力,稳定信心,稳定积极的预期,稳定对中国经济、中国社会、中国未来的预期和信心。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