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理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7)

首都理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7)

找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情感联系

刘建军

传播马克思主义,要拉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心灵之间的距离。一方面,要从理性上打通联系,说明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论证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世界上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另一方面,还要找到一些心灵感应的点,哪怕是从感性上去找马克思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之间的联系,打通一种情感的联系。

当中国人没有关注马克思的时候,马克思已经在关注中国、论述中国。过去我们对这个事情不太了解,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说了这个事,大家知道这个事以后,突然感觉心理受到了触动。这样的触动比理论上的触动更有冲击性,就好像思想的闪电直击心坎。这就是一个点。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点。

比如,过去常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实际上在十月革命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就有一些零星介绍,但是还没有引起广大国人的心理共振。十月革命胜利,给国人极大的触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所以毛主席才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炮响是非常感性的表述,但恰恰是这样的事件,把中国人民和马克思主义紧紧联系在一块,所以十月革命对中国人来讲非常重要。如果对十月革命不了解、不知道,甚至淡忘了,那么,这样一根情感联系的线也就断了。

再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联系,有人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有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点之一是都关注社会,都是社会本位。找到这么一个东西,就能实现思维方式上的打通。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样的思想对于个人主义文化国度的人来讲难以接受,但是对许多中国人来讲,马克思这样的论断就很容易接受,人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搞“社会关系”就不行。这方面有些理解可能有一些庸俗,但实际上很多思维方式上是有共同点的,找到这个东西就可以打通一个点,打通一个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人沟通的通道。

另外,中国在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竖立了一尊马克思铜雕像,我觉得这个事情又是一个点。中国人到那儿旅行的特别多,照相什么的总需要有一个景点,中国人做一个很好的雕像立在那个地方,这样在心灵上又拉近了距离。我觉得这样的事情打通了中国人的心灵和马克思的联系。

一个是理性上打通,一个是情感上也打通,这样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才能真正收到好的效果。

(作者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