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文明意义(3)

新时代的文明意义(3)

摘要:新时代的开启,实际定位了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坐标。一个崭新的纪元,属于历史也属于未来,属于民族也属于世界。

共同的命运:新时代的文明启示与世界价值

同其他国家和政党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世界地图前思考中国,从一开始就把思考“人类命运”视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职责所在。从北京APEC到杭州G20,从达沃斯论坛到厦门金砖会议……新时代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开放成为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宣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五年的历史也证明了,中国愿意在共同的规则面前竞争进步,不愿意处心积虑阻碍别人的路;中国愿意在人类命运的十字路口共同讨论出路,而不是关闭对话的大门回到短视和封闭。

新时代开启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纪元。基辛格说过:中国人擅长“下围棋”,不战而屈人之兵;西方人崇尚的却是国际象棋的对决。中国人看待世界,拥有独特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视角。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既源自于中华文明对世界本质的深刻洞悉,也来自于人类历史进程的客观经验。

中华文明的特质是兼容并蓄、虚怀若谷,她不是单一的农耕文明,而是涵盖了农耕、游牧、渔猎、海洋文明的综合型文明。宇宙的自在自为是国人心目中的图式,一切科学和哲学的出发点,是探求某种不变的规律,也就是所谓“道”。仰观俯察是我们观察世界的方法,世界是与人共生共育的生命体,是人观察世界、提升自我精神境界的窗口。洞察了宇宙运行规律和四时变化、生命延续后,我们对于万物“生生不息”的赞叹,早已内化为文明的气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不同文明之间和而不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兵燹灾祸,也曾有过民不聊生的黑暗时代,但这种整体主义的世界观从来没有消退,中国人从来是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他者的文明。世界是自在产生的,不是神赋予我们的;人与人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应该是推己及人、立己达人。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人与自然,都是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从人类历史进程来看,西方文明的发展壮大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世界也不是仅仅靠新航路的开辟才建立了彼此的联系。16世纪以前就有了世界体系的交融,世界体系并不是西方人的发明,也不是资本主义的成就。日本学者滨下武志对朝贡体系下中外贸易的研究,德国学者弗兰克对于白银资本的研究,美国学者彭慕兰对于大转型的研究,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在西方开辟新航路之前,就有世界体系的存在。西方人不是发明了世界体系,而是加入了世界体系。

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也是志存高远、矢志不渝的民族。中国人不仅相信世界的普遍联系性,并且孜孜不倦地尝试建构和协助着世界体系的运转。天安门城楼两侧有两句话:一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一句是“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前者充满了国家独立富强的自豪感,后者则饱含着中国人的世界意识,成为对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和世界观的最佳诠释。100年前,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描绘了各个文明的图示,中国的图示是一条绵延无尽的道路,不是像金字塔那样刺破苍穹冲入天堂,而是平凡朴实而又坚强执着,一直延续着通往远方。新时代的中华文明将让世界从与中国共享“经济发展红利”,走向更高层次的共享“思想理念红利”,不是简单地恢复昔日荣光,而是推动人类文明向新的层次跃升。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