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和使命感,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打好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和使命感,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打好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准确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面对新时期的新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坚持质量第一,实现高水平经济循环。当前,我国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变化的矛盾凸显,经济循环不畅问题较为突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牢牢把握工作主线,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畅通。同时,坚持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使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经济发展更加平稳,更可持续。
坚持效益优先,实现要素高效配置。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由于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前,我国劳动力、资源、土地等各种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日渐减弱,长期积累的环境欠账亟待解决,经济发展必须在提质增效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切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提高土地、矿产、能源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减少生态破坏。
坚持创新驱动,实现活力充分释放。创新是第一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多点突破,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攻坚期,必须牢牢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深刻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管理革新,扭转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加速向主要依靠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更加重视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
坚持共创共享,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但也要看到,在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必须坚持共享发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顺应消费升级需要,不断推动经济转型,提供更多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