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理论家

红色理论家

报告文学

摘要:郑德荣还有另一个称呼——“红色理论家”。这是因为他在历史风雨中、在时代激荡中,对党、对党史研究的那份忠诚。这样的坚守并不容易,需要勇气,需要理论,更需要一个党史理论工作者的良知。

人们总是直接称郑德荣为“先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说的就是先生吧?

从《诗经·大雅》“诞弥厥月,先生如达”到《孟子·告天下》“先生将何之”,再到《礼记·曲礼》“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从本义到尊称再到特指,“先生”一词走过了漫长岁月。

而这以后,“先生”带着后学山高水长的崇敬,带着自己怀瑾握瑜的品格,带着前辈汗牛充栋的学识,在中国千年历史中从不缺席,为每一个时代坐镇。

郑德荣还有另一个称呼——“红色理论家”。

这是因为他在历史风雨中、在时代激荡中,对党、对党史研究的那份忠诚。这样的坚守并不容易,需要勇气,需要理论,更需要一个党史理论工作者的良知。

像战士一样坚守阵地,也教他的学生一起坚守。

奔跑

地球坐标上,世界之东,中国之北。长白山,这条从远古走来的山脉伫立天地之间。

山脚下,1926年。在一个当时叫作吉林省延吉县龙井村的小村庄,一个男孩出生了。1月的东北天寒地冻、雪花飞舞。低矮的草房里,在邮政工作的父亲为他升起温暖的地炉。他不知道张作霖刚刚宣布东三省独立,他不知道日本的军舰正密谋驶进天津大沽口,他不知道国民革命军准备在广州誓师北伐,更不知道中国共产党快要度过5岁生日……这一切的历史,都将与他的命运息息相关。

动荡的世界被父亲坚实的臂膀遮挡在外。郑德荣跟着父母从延吉到沈阳、再到长春,一路读到大学。山河破碎的屈辱让他不停地叩问,怎样才能拯救这片积贫积弱的土地?厌倦了“国统区”的压抑,1948年,他与另外3位同学忍饥挨饿,靠着每人一把黄豆来到解放区,并被安排到东北师范大学的前身——东北大学读书。

东北大学是在炮火中诞生的。1945年9月,为响应中央把战略重点转向华北和东北的战略布局,延安大学被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在陕北,另一部分转往东北。1946年2月,东北大学在辽宁本溪成立。此后,学校因为战争辗转多地,最后定址长春。那时的学校汇聚了延安大学和华北联大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萧军、马可、吕骥、王曼硕、杨公骥、吴莲溪、丁克全及一批日籍专家学者都在这里执教、任职。1950年4月,东北大学改名东北师范大学。

1946年公木以教育长的身份主持筹建东北师范大学,后来还担任党委书记。1950年张如心任校长,1952年成仿吾任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这些老一辈革命家、理论家、教育家给了郑德荣以红色启蒙。

1952年,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的第一所大学的第一批毕业生,郑德荣留校在中国革命史教研室任助教,成仿吾兼任这个教研室的主任。从此以后,郑德荣在中共党史学科,把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一生的志业。

“当年进入东北大学二部二班学习,那是一个转训班,主要是解决政治立场问题,我从此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教育。我一直坚定这一理想和信念,近70年来从来没有动摇。不管风吹雨打、形势如何变化,我都坚定不移。”郑德荣说。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