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理论家(8)

红色理论家(8)

报告文学

摘要:郑德荣还有另一个称呼——“红色理论家”。这是因为他在历史风雨中、在时代激荡中,对党、对党史研究的那份忠诚。这样的坚守并不容易,需要勇气,需要理论,更需要一个党史理论工作者的良知。

缺席

印象之中,只要和专业、和学术有关的事情,郑德荣总是主动到位、积极发声。可是这一次,他缺席了。

学校政法学院一楼,郑德荣事迹展览馆里,一封通知函静静地躺在那里,书写着荣耀:“吉林省委宣传部:你单位组织报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主要成果和宝贵经验》论文入选研讨会,请通知论文作者参会。”落款时间是4月19日。

这是5月4日在北京召开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邀请。接到通知时,论文的主人住院卧床。开会的前一天,他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的心里该有多遗憾!看过他的一个视频资料,视频里他高兴地说:“1964年,中宣部召开了全国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大会,我作为吉林省唯一的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出席这次会议。会议结束的时候,我有幸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在人民大会堂合影留念。”这是一个学者的荣誉之行。

这次,郑德荣再次作为吉林省唯一的代表入选参会。只是后来那激动人心的场面里,却听不到他的金玉之论了。

对于东北师大文学院教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科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孟庆枢来说,先生在他面前也缺席了。

手拿着一本《亚洲文化》,刚刚从日本回来的他茫然又心痛,那上面有他关于河上肇与陆游研究的文章。去年10月去日本前,他和郑德荣谈起了自己的构思。郑德荣肯定了他的思路,告诉他,河上肇是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经济学家。跨越两个国家、700年时空,把河上肇和陆游相连接、对比,可以体现马克思主义在亚洲汉文化圈传播过程中是与中华文化的精髓结合在一起的。如今,文章写成发表,可是到哪里去给他看呢?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巧合,孟庆枢的文章题目是《跨越时空觅知音》。先生,你是多少人跨越时空的知音呢?

“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1953年10月21日,郑德荣在他的《入党志愿书》的最后一句这样写道:“为着共产主义事业直至心脏最后停止跳动为止。”

他兑现了他的诺言,他为他的理想与追求奋斗了65年。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