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的创新发展之路——改革开放40年看三农变化

甘肃农业的创新发展之路——改革开放40年看三农变化

摘要:改革开放40年,甘肃农业从最朴素的解决温饱目标开始,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大胆探索、顺应民意,使甘肃农业农村经济不断实现飞跃,在贫瘠的土地上开创了旱作农业创新发展之路。

从二牛抬杠到现代农业,从贫困村到小康村,从种田能手到职业农民,改革开放已走过了40年的历程。40年来,甘肃充分利用农业特色优势,向解放思想要出路,坚持不懈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可喜巨变。

40年前,甘肃农民为吃饱肚子发愁,如今的甘肃特色优势主导产业规模位居全国中上游,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扶贫成绩斐然,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建国初期,国家对甘肃农业投资很少,农业农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1978年,甘肃农林牧渔总产值22亿多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93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8元,恩格尔系数74.82。到201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77亿多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76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029.7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4%。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农村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旱作农业 粮食增产的基石

改革开放40年,甘肃农业从最朴素的解决温饱目标开始,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大胆探索、顺应民意,使甘肃农业农村经济不断实现飞跃,在贫瘠的土地上开创了旱作农业创新发展之路。

甘肃省干旱少雨,特别是中东部地区许多贫困县,受严酷环境影响,都是“缺粮大县”。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旱作农业技术不断更新升级,“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全省旱作区大范围推广,东中部干旱地区变成了产粮大县,成为全省粮食产量的中坚力量。昔日定西市通渭县、白银市会宁县和庆阳市环县等传统“缺粮大县”,一跃成为全省86个县市区中排名前五的产粮大县。

“荒什么也不能荒庄稼,种什么也不能不种粮食”。在通渭,从大饥荒中走出来的人们对这一认识深入骨髓。“以前主要以种小麦为主,广种薄收,亩产只有两三百斤,遇上大旱,连籽种都收不回来,而种玉米产量更低,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通渭县襄南乡东坪村农民孙爱红一家3口人的生活基本上靠外出打工的收入支撑着。

2007年他在自家承包地里试种了几亩全膜玉米,长势良好,喜获丰收,其保墒增产的稳定性在2007年的旱灾和2008年的雹灾中得到了验证,这个“旱不跨,打不倒”的“铁杆”庄稼使他的心里萌发了扩大种植面积的念头。

如今,孙爱红成立了通渭县爱红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周边农民的土地1000多亩,专门从事玉米等农作物规模化种植,赶上风调雨顺的一年,产粮100万斤以上。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

通渭县农技中心主任王旭军认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成功推广,使该县以玉米、马铃薯、小杂粮为主的粮食作物产量逐年提高,2017年粮食总产达到40万吨。两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一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厚重的会宁县农业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人与自然奋力抗争的血泪史。多少年来,勤劳朴实的会宁人民在这块广袤的田野上与大自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

钟家岔村位于甘沟驿镇东北部4公里处,土地贫瘠,经济落后,属典型的旱山塬区贫困村。这里年降雨量400多毫米,蒸发量在2000多毫米,干旱缺水,土地贫瘠,庄稼成活率低。

“年年种小麦,年年不见有收成”。村民史治军回忆说,1991年年景最好,70多亩地打了2500多公斤小麦。2011年种了10亩小麦,只打了150多公斤小麦。2012年由于干旱小麦绝收,只有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的玉米才让老百姓收获了粮食。

在会宁的实践证明,采用这项技术种植玉米增产35%以上,平均亩产接近500公斤,最高可达900公斤;种植马铃薯可增产30%以上。旱作农业长期以来是“风险”农业,而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给旱作农业上了“保险”,改写了旱作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广大农户从中真正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

2010年,会宁县把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作为抗旱增收的“一号工程”,提出要发展100万亩。当年这项技术的推广面积在会宁县突破了100万亩以上。如今,会宁县每年“全膜双垄沟播”种植面积都保持在100万亩以上,连续4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奖励,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成为名副其实的产粮大县。

全省70%的耕地是山旱地,近80%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是我省农业的根本特征。严酷的农业生产条件,倒逼干部群众探索出了“打水窖、修梯田、铺地膜、调结构”为主要内容的旱作农业发展路子。尤其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和旱作农业产业体系的不断健全完善,开启了甘肃旱作农业发展的新篇章,推动甘肃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性的十四连丰,从2011年开始连续六年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没有过的。

2017年与1978年相比,粮食总产量由510多万吨增长到1128多万吨,粮食单产由113.6公斤增长到270.3公斤,人均占有粮食由260多公斤增长到435公斤左右。在粮食连年丰产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产品生产能力全面大幅度提升,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

特色产业规模跃居全国中上游

羊就是一棵“摇钱树”,几十只羊就是一个“小银行”。近年来,我省实施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以一家一户小群体、千家万户大规模强势突破,建设牛羊产业大县。

眼下正值夏收时节,但会宁县老君乡沙寨村上川社农民侯学关心的却不是庄稼收成,而是谋划怎么扩大养殖。2010年,侯学在牛羊产业大县建设资金的帮助下,建起了肉羊养殖场,经过连续多年发展,基础母羊达到100只以上,年出栏400只左右,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占家庭总收入的90%以上。

走进安定区香泉镇养殖一条街上,养殖大户们正忙着新一年的打算。养殖户马英最早从几只羊起步,在牛羊产业大县建设专项资金的扶持下,如今发展到了300多只,年收入10多万元,已经迈入了小康。

会宁、安定只是我省肉羊养殖大县的缩影。2008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扶持办法》,提出在全省扶优、扶大、扶强50个牛羊产业大县。我省积极创新融资手段,破解了产业发展难题,从2012年开始,省、市、县建立三级政府担保平台,财政按贷款基准利率实行全程全额贴息,同时协调落实“双联惠农贷款”、草食畜牧产业发展贷款每年60多亿元。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缓解了农户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为全省肉羊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2017年与1978年相比,牛饲养量由212万头增长到742万头,居全国第13位;羊饲养量由1129万只增长到3598万只,居全国第7位。2017年甘肃省畜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210亿元,草食畜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除了草食畜,优质林果也是我省的一大优势特色产业。

“我家的花椒最早就是房前屋后几棵树。”2017武都花椒产销对接(电商)洽谈会上,武都区福源花椒协会网店运营商汪海红一边推销花椒,一边告诉记者,他们是三河镇李台村村民,他家的花椒产业就是由最初的几棵树发展到现在的5亩椒园,年收入三四万元,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

一个产业要发展壮大,需要一定的规模,武都花椒也是如此。武都区山大沟深,土地瘠薄,大部分土地处在干旱半干旱的半坡地带,人均可利用耕地少。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这里发展花椒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武都就以“花椒锁地边”的模式开始发展,进入2000年以后,武都区把花椒产业开发与灾后重建、扶贫开发、长防长治、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相结合,从地埂、房前屋后到宜林荒山荒坡和坡耕地栽植,连片规模建园,整村整乡覆盖。如今,在海拔1000米—1900米适生区域已基本实现花椒全覆盖,其规模由80年代初的4万多亩发展到如今的100万亩,产量2200万公斤,综合产值33亿元,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在全国主产花椒的县区中,武都区已连续保持产量、产值、品质和产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比“四个全国第一”的地位,为陇南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样板,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花椒产业已成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战略性主导产业。

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紧紧围绕农业特色资源禀赋,突出特色农业发展导向,培育人无我有的绝对优势,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以特色换优势,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生产结构、种养结构、产业结构,持续加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扶持和培育力度,大力发展“小而特、小而优、小而精、小而美”和“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的特色农产品,2017年全省特色优势作物面积达到3313万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初步形成了草食畜、优质林果、高原夏菜、优质马铃薯、道地中药材、现代制种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产业竞争力全国排名靠前。

伴随特色产业发展成长起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又助推了甘肃农业跨越发展,到2017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104个,国家级龙头企业27个,省级龙头企业421个,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00多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2.5%,有效巩固和提升了甘肃农业特色产业优势、市场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