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根与魂——文化的价值与使命(2)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专家以此为出发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与使命。

那么,何以为文化?“文”,纹理。《易经·系(ji)辞》说:“物相杂,故曰文。”“物相杂”,各种各样的东西汇聚在一起,杂而不乱,和谐共处。《礼记·乐记》说:“五色成文而不乱”,指不同色彩美好相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和而不同”。“化”,指变化、生成。《礼记·中庸》中的“赞天地之化育”,是一种自然的化生长育。但是我们通常说的“化人”和简单的说“变化、生成”还不太一样。比如我们经常说融化,把什么给化掉,它有一种温润、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西汉以后,“文”与“化”才合成一个词汇,如“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汉代刘向的《说苑·指武》)。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用武力来征服别人,他可能内心会有一些不屈服,所以你还要用文化来征服它。文化和武力是相同的作用,文化征服不了,等于最终还是没有把他征服。

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属于精神范畴。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文化”逐渐变成一个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外延非常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比如居住文化、家居文化、传统文化、当代文化,书法、绘画、茶酒都是文化,所以文化的概念非常丰富。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有独特标识、价值源泉、文化基因三个方面。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中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基因;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创造中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我们的思想指引。下面我着重讲一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我们的独特标识、价值源泉,以及其蕴含的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

(一)独特标识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道家、墨家、农家、兵家等各个思想流派相互切磋、相互激荡,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大观,丰富了当时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虽然后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长期取得了主导地位,但中国思想文化依然是多向多元发展的。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他提到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提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