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3)

迈向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述评·基础教育篇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从教师与学生出发,又最终回到教师与学生。其中,有坚守与继承,也有改革与创新,如百川汇流,最终共同走向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胜境。

教师队伍建设启新程

教师节前,一名从教超过30年的乡村教师晒出了自己的工资条。“我2012年工资拿到手2900元,到了2014年变成了3438元,2015年就到了5500多元……一年上一个台阶。”他感慨,近几年教师待遇真是大变样,周转房有了,津补贴增加了,“越来越有奔头”。

这得益于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自《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印发以来,教育部积极推动落实,为乡村教师送出了一连串的“大礼包”,如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推进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等。

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渠道得到扩充,乡村教师资源配置得到改善,乡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合理待遇得到保障并有所提高,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形成了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喜人局面。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惠及130余万名乡村教师,到2017年已实现连片特困地区县全覆盖;特岗计划招聘教师28万人,为乡村学校输送了新鲜血液;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继续推进,50多万名毕业生走上教师岗位;自2010年启动的“国培计划”,共培训教师1729万人次,乡村教师的培训基本完成一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进入全面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全社会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教师队伍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教师第一次拿到了国家级荣誉证书,小学教师第一次可以评“正教授”,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第一次实施,各级各类教师和校长的专业标准第一次发布……

而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更是让广大教师备受鼓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将教师和教育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系列政策举措健全了教师培训体系,增强了保障机制,使得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